古代儒生怎樣開展自我批評

明末清初的儒生,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運動,一時士林風氣為之大變。他們強調道德自覺,時刻反省自己的過錯。這種追求崇高的動力淵源何自?其實踐為何又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責任編輯:劉小磊

劉宗周(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明末清初的儒生,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運動,一時士林風氣為之大變。他們強調道德自覺,時刻反省自己的過錯。這種追求崇高的動力淵源何自?其實踐為何又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說實話,像我這樣多少算是讀過一點書的人,也完全想不到明末清初的儒生,竟然發起了那么一場聲勢浩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運動,而且做得是那樣的認真、嚴厲和決絕,一時士林風氣為之大變。這是王汎森《權力的毛細血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告訴我的(詳見書中《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一文)。由此,也終于把躺在書架上多年、由我的同事們標點整理的明末大儒劉宗周的《人譜》(收入《劉宗周全集》,吳光主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翻出來瀏覽一過。劉宗周把自己可能犯的過錯分為六大類:微過(在念頭未起之前的潛伏過錯)、隱過(藏而未露的過錯)、顯過(表現于形體動作不敬的過錯)、大過(違背天地君親師五倫的過錯)、叢過(各種行為過錯)、成過(沒完全看懂,似乎是說怎樣與前五種過錯作搏斗的法門六種)。為具體起見,試將“叢過”中的條目抄于下以備一覽:

游夢、戲動(打鬧)、謾語、嫌疑、造次、乘危(冒險)、由徑(抄小路)、好閑、博弈、流連花石、好古玩、好書畫、床笫私言、蚤眠晏起、晝處內室、狎使婢女、挾妓、俊仆(帶俊美的仆人,此有同性戀之嫌)、畜優人、觀戲場、行不避婦女、暑月袒、科跣(光頭光腳)、衣冠異制(奇裝異服)、懷居(留戀安逸)、輿馬、饕餐、憎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