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個老大學生 ——印象詹宏志
那些旁人眼里各不掛搭的事業最終都成長為四下伸展的根系,牢牢扎在現實的土壤里,潛滋暗長,為他那高飛的理想供給最充沛的營養。
責任編輯:朱又可
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這是一句熟語,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拿來自況的。凡庸如我輩只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接觸到生活的某個小側面,或許畢其一生都沒有太多的機會去接觸更全面、更深刻的生活面向。
我想詹宏志是少數有資格談論閱歷的人。他是華語文化圈少見的千手神通:侯孝賢《悲情城市》和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策劃監制,臺灣城邦出版集團的創始人,滾石音樂的前總經理,臺灣第一家互聯網媒體《明日報》以及今天臺灣最大的網購商城pchome的創辦人,此外他還寫了超過二十本書,參與策劃、編輯過的報章雜志更是數不勝數,難怪羅大佑開玩笑說詹宏志的各種名片加起來完全夠得上辦一次名片大展。
我也早就聽聞各路大神對詹宏志揄揚有加。朱天文毫不猶疑地肯定他是“當代極少數能寫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擁有一種能將紛繁多歧的世相拆解疏通的通達本領;梁文道每回說起詹宏志,都一臉肅穆誠懇,形容他有“百科全書般的知識配備與無線電望遠鏡似的敏銳觸角”;而第一本書由詹宏志親任編輯的馬家輝,則不止一次跟我提及詹宏志對他那整整一代港臺青年文化人的影響,甚至說他們當年都有意無意模仿詹宏志的說話腔調;哪怕向來少有夸許的阿城,我都幾次親見他論及這位老友時的嘆佩之情。
但實話說,直到年初在蘇州誠品書店,為詹宏志的新書《旅行與讀書》宣傳站臺,當詹宏志真的出現在我面前的那一刻,我都不太能把那些花樣百出的頭銜與各路大神的夸贊和他完全對應起來……因為,頭發微微有點散亂,背著一個雙肩書包,腳蹬一雙運動鞋,在書店里東張西望的詹宏志,一點都不像一個習見的“成功人士”,完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