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市場將迎來“國家隊”
政府之所以在當下出臺創投“國十條”,一是想要扭轉創投市場投資下滑的趨勢,二是希望把資金引導到雙創和實體經濟中去。
責任編輯:馮禹丁
“國十條”鼓勵更多主體參與創業投資,鼓勵更多資金進入創投市場。圖為2016年5月的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跳舞機器人進行人工智能表演。
鼓勵創投主體多元化,拓寬創投資金來源,是創投“國十條”的核心亮點。通俗地講,就是鼓勵更多人參與創業投資,鼓勵更多資金進入創投市場。
政府之所以在當下出臺創投“國十條”,一是想要扭轉創投市場投資下滑的趨勢,二是希望把資金引導到雙創和實體經濟中去。
“小伙伴們再堅持一下,‘風’已經到張家口了。”在一個創業者聚集的微信群里,一位創業者為一份國務院最新頒布的文件點贊。這份文件是2016年9月20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意見共有十條,所以也被創投圈稱為“創投國十條”(以下簡稱“國十條”)。
“國十條”對現有“雙創”(創業創新)政策做了進一步優化和加碼,比如要求進一步完善商事制度改革,改善創業環境,加大對創業公司的稅收優惠力度等。同時還提出要做好雙創的配套服務體系建設,比如完善信用體系、創投退出機制和創投法律法規,以及嚴格保護知識產權。
跟過往國務院推出的多個雙創政策不同,“國十條”有兩大新亮點,也是這次“新政”的核心。一是推動創投主體多元化,二是拓寬創投市場資金來源。通俗地講,就是鼓勵更多人參與創業投資,鼓勵更多資金進入創投市場。
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政府在當下出臺創投“國十條”,一是想要扭轉創投市場投資下滑的趨勢,二是大量資金在進入房地產行業,政府希望把資金引導到雙創和實體經濟中去,三是政府也意識到了,目前雙創的大潮中出現的投資“泡沫化”甚至是非法集資風險需要破解和管控。
釋放政策和稅收紅利
“國十條”叫停了“因噎廢食”的做法,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不得自行出臺限制創業投資企業(基金)和創業投資管理企業市場準入和發展的有關政策。
創投“國十條”起草小組主要成員、中國證監會私募基金監管部副主任劉健鈞近日在媒體上撰文稱,“國十條”出臺的大背景,一是創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