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個往返補貼百萬元 地方政府爭搶國際航線
為了拉動當地經濟增長、提升城市形象,中西部城市不惜重金補貼,推動國內外航空公司在當地開通國際航線。但補貼的做法能持續多久?補貼過后怎么辦?
責任編輯:顧策
2014年5月6日,四川省成都市,英國航空公司宣布啟用波音787夢想客機直飛往來成都與倫敦的直航航線,同時將航班數目由每周三班增至每周五班。
為了拉動當地經濟增長、提升城市形象,中西部城市不惜重金補貼,推動國內外航空公司在當地開通國際航線。但補貼的做法能持續多久?補貼過后怎么辦?
2016年10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官方網站轉發了一條“四川發布客戶端”的新聞:英國航空公司表示,已決定暫停運營倫敦希思羅—成都航線,理由是商業利益并不可觀,但仍以能為中國提供飛行服務而自豪。
三年前,英國航空開通了一條往返成都和倫敦的國際航線,飛機的機身噴繪著大熊貓圖案。當時媒體爭相報道。那一年,正是成都開始用補貼方式推動航空公司(尤其是外航)開通國際航線的元年。
這一消息對于剛剛舉辦過世航會的成都市來說,多少有些尷尬。今年9月底,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舉辦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以下簡稱“世航會”)。
世航會被稱為民航界的奧運會和世博會,目前舉辦過世航會的都是世界一線城市,比如倫敦、柏林、芝加哥、阿姆斯特丹、溫哥華、迪拜和北京等。這次成都擊敗巴黎和首爾等國際知名機場,引起民航業震動。在成都之前,中國內地只有北京在2009年舉辦過世航會。
一般來說,一個機場爭奪世航會的承辦權,最直接目的和最大好處,就是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前來開通直飛國際航線。
除成都外,多個中西部城市都在加快國際航線的開通。比如重慶、武漢、長沙、西安和鄭州。他們不僅爭奪國際客運航線,還爭奪國際貨運航線。比如成都就在積極爭取國際知名快遞企業和貨運航空公司在成都設基地。
航空業資深從業者李淵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目前航空公司們開通或復飛往返中國中西部城市的國際航線,最主要動力是能拿到當地政府或機場提供的航線補貼。李淵曾先后在航空運輸、飛機制造、航空金融領域工作過。
“一般來說,一趟洲際航班,飛一個往返的補貼額在百萬元左右。”李淵說,補貼的直接動力是能拉動當地經濟增長,提升城市形象。
有民航業媒體算了一筆賬,認為一條國際航線創造的地方經濟GDP相當于3-4條國內航線。
對于為什么會在這個時間點形成一股國際航線補貼潮,李淵分析,是因為目前航空業大環境不錯。一是國民出境游和外國人入境游數量空前增多;二是國際油價在下行,國際航線的保本難度下降了;三是“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實施,需要中西部城市大力發展各自的航空樞紐。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新聞發言人戚耀明前不久去成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