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人為什么會掩耳盜鈴
最嚴重的無知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無知,這也是最難以改變的能力缺失。
責任編輯:蔡軍劍
最嚴重的無知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無知,這也是最難以改變的能力缺失。
掩耳盜鈴是一個人們常用的成語,是《呂氏春秋·自知》里的故事,原來是“盜鐘”后來改成了“盜鈴”。故事說,春秋時晉國貴族范氏被滅,百姓都跑到范氏家中拿東西。有人拿了一口鐘,想背走,但鐘太大,無法背走,便用錘子砸,結果鐘發出響聲。那人擔心別人聽到來爭奪,便捂著耳朵繼續砸鐘。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關于自欺欺人的故事,但是很少有人想過是一種怎樣的自欺欺人。
美國心理學家鄧寧(David Dunning)和克魯格(Justin Kruger)為這種自欺欺人現象提供了一個性質界定,那就是,這是一種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他們誤以為自己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