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候鳥遷徙路

全球八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有三條經過中國境內。天津地區作為“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中轉站,每年都會吸引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從這條路線經過。

責任編輯:馮飛

秋季正是天高氣爽的時候,泛黃的蘆葦叢中,紫紅的野菊花正努力綻放,揮霍一年中最后的美好時光。一只灰頭鹀從西伯利亞乘風而來,它已經飛了3000公里,到達中國的渤海之濱,它還要再飛3000公里,前往遙遠的東南亞越冬。這是一年一往返的偉大旅行。然后,啪的一聲,它掛上了一張大網。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2016年10月11日,在毗鄰天津北塘水庫的一片蘆葦地,志愿者們再次搜尋到一片非法捕鳥區域。捕獵者在開辟出來的小道上,用竹竿撐起高約一米五,長達上百米的捕鳥網,密布于這片人跡罕至的蘆葦叢里。被困的鳥兒大多已經死亡,仍然活著的,也已失去了掙扎的力氣,奄奄一息。

從9月底開始,“讓候鳥飛”公益基金、天津護鳥志愿者聯盟等環保組織,輾轉于天津、唐山交界區域,陸續發現并拆除超過兩萬米的捕鳥網。網的規模之大,堪稱“網海”。大量朱雀、黃眉鹀、紅喉歌鴝等小型候鳥被掛網上,甚至連鷺鳥、東方角鸮等大型鳥類也難以幸免。還有更多的鳥兒尸體,被捕獵者丟棄在野地里,有的已經腐爛。

一個擴音器架在鳥網上,持續發出逼真的鳥叫聲,從數百米外就能聽到。這種誘鳥器能夠模仿多種鳥類的叫聲,甚至能夠模仿人耳聽不見的高頻聲音,吸引候鳥撞網。

這些鳥網用黑色尼龍細線編織而成,非常結實且難以察覺,每個網眼僅兩厘米見方,就算是人粘上去,也得頗費周折才能掙脫,落網的小鳥越是掙扎,就纏得越緊。即便沒有受傷,鳥兒們也會因長時間掛在網上,被折磨致死。

夕陽西下,65歲的楊雨財將一只從網上解救出來的鳥兒放飛。在志愿者們解救落網小鳥的時候,仍不斷有鳥兒不慎飛撲到網上。他們需要連夜清除這片區域的鳥網,才能使更多的鳥兒幸免于難。

在確認鳥網上的活鳥都已經解救出來之后,48歲的志愿者朱寶光將鳥網一一清除。十多天來,他們都在做著同樣的工作。2016年7月通過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明確規定了禁止使用網捕的方法進行捕獵野生動物,并禁止網絡交易平臺、商品交易市場等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