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必要的檢測,是出于商業目的,而非病人需求” 美國“四院”院士丹尼斯·卡森談中國癌癥醫療現狀
前幾年,越來越多身處絕癥的中國患者通過各種途徑來到美國醫院求醫。而現在,知名美國大學來到中國合建醫院了。
責任編輯:呂明合
資料圖:丹尼斯·卡森
前幾年,越來越多身處絕癥的中國患者通過各種途徑來到美國醫院求醫。而現在,知名美國大學來到中國合建醫院了。
2016年10月,丹尼斯·卡森教授又一次來到中國,這是他三年內第14次來中國,也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次。他所在的美國南加州大學(USC)與深圳大學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共同建設一家國際腫瘤中心——提供癌癥研究和治療。
70歲的丹尼斯·卡森是世界重量級的腫瘤學家和免疫學家,同時擁有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等四院院士,并被授予“中國頂尖千人”頭銜。退休前,他任職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癌癥研究中心主任、醫學院副院長。他擁有86項美國及國際發明專利,其論文被SCI收錄500余篇,還是多個專利包括抗毛細胞白血病藥品Cladribine的發明人,這也是世界上唯一用藥一周即可痊愈的抗腫瘤藥物。
在中國,癌癥已成疾病死因之首,發病率和死亡率還在攀升。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2015年,中國約有430萬人確診癌癥,280萬人因癌癥去世,即每天會有1.2萬人被確診患癌,7500名病人因患癌死亡。
因為看到了中國和世界在腫瘤治療領域存在的巨大差距,卡森教授在三年前已經和深圳大學合作,擔任腫瘤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有很多年輕人很愛科學、也愿意付出和學習,也有很多年輕的醫生愿意投身癌癥治療領域。”
參與合作的美國南加州大學是美國西海岸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其下屬的諾里斯癌癥醫院是美國臨床醫療和研究領域的先鋒,也是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