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極,尋找布洛瓦

作為記錄北極的《零度以下五十年》一書的編輯,作者夢牽魂繞了北極十六年,2016年夏天,她終于有機會踏上北極的苔原了,今天的北極和布洛瓦書中一百多年前的一樣嗎?

責任編輯:楊嘉敏

出海觀鯨,碰上了鯨魚和北極鷗同框的壯觀景象。(袁敏供圖/圖)

作為記錄北極的《零度以下五十年》一書的編輯,作者夢牽魂繞了北極十六年,2016年夏天,她終于有機會踏上北極的苔原了,今天的北極和布洛瓦書中一百多年前的一樣嗎?

十六年前,我在作家出版社當圖書編輯時,曾經遇到了一部奇特的書稿——《零度以下五十年》。作者查爾斯·布洛瓦(Charles Brower,1863~1945)是一個美國白人,他年輕時曾經向往熱帶非洲,但最終卻在寒冷的地球頂端北極度過了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在生命的極限地帶,布洛瓦經歷了文明與原始的沖突,體悟了生與死的真諦,找到了真愛與真情。他在那個遙遠的冰凍世界扎下根來,與當地土著因紐特人共同繁衍生息,親歷了一個原本不為人知的民族的興衰歷程,最終成為因紐特人的首領,被人們稱為“北極之王”。這位北極之王在書稿中講述了他的故事。1941年該書由美國阿拉斯加大學出版社出版,出版后曾讓美國總統羅斯福讀之大為動容。此書在美國印刷了二十多版,并被翻譯成十六國文字,成為風靡世界的暢銷書。

這部書稿的中文譯者是浙江電視臺的一位年輕編導,名叫姜德鵬。他是我國最早赴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拍攝地球“三極”電視片的制片人。1994年,姜德鵬等一行電視人隨我國極地專家位夢華一起前往美國阿拉斯加的巴羅拍攝北極電視片,給他們做向導的恰巧就是查爾斯·布洛瓦的孫子。他將中國客人帶到查爾斯·布洛瓦的墓地,并向姜德鵬贈送了英文版的《零度以下五十年》。這一段特殊的因緣,促成了姜德鵬下決心將該書譯為中文,使查爾斯·布洛瓦傳奇的一生為更多的中國人所知。

我當年編輯這部書稿時,一下子就被書中的北極風光和生活在那里的因紐特人奇異獨特的生活迷住了,我更欽佩布洛瓦身上的冒險精神、探索精神和奉獻精神。我向往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去北極,尋找并認識這塊土地上曾經吸引并且最終留住了布洛瓦的種種神秘和美麗。

然而,由于北極的遙不可及和想要抵達的困難重重,我的夢想一直沒有實現。直到2016年8月,我有機會參加北極探險之旅,才在時隔十六年后,第一次踏上了北極的土地。

 

(梁淑怡/圖)

巴羅與朗伊爾

我一直以為,布洛瓦筆下的北極小城巴羅,是唯一進入北極的門戶。然而,當我興致勃勃地和同行者提及巴羅時,幾乎每個人都一臉困惑地問我,巴羅在哪里?我不明白,難道布洛瓦筆下的北極,和我們將要前往的北極,不是同一片冰雪世界?

從上海浦東機場出發,經過二十五六個小時的長途飛行,經轉芬蘭的赫爾辛基、挪威的奧斯陸,我們終于到達了世界最北端的小城朗伊爾。

8月,正是北極的白晝時節。我們下飛機時,是當地時間半夜十二點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