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終身教授湯勝藍談“健康中國2030”規劃要拿出好的政策,才可能改變現狀
“要拿出好的衛生政策和增加投入,才有可能改變現狀?!?/blockquote>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萬曉華 王倩
湯勝藍
中國政府出臺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但還沒有細化的實施方案。
“要拿出好的衛生政策和增加投入,才有可能改變現狀。”
“挑戰重重、困難重重,盡管中國承諾了。”2016年10月14日,在昆山杜克大學舉辦的中國全球健康大學聯盟年會上,當大家討論中國要如何實現聯合國2030健康目標時,湯勝藍教授對其前景表示憂慮。
承諾源于2015年9月聯合國峰會提出的“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其核心內容是公布了可持續發展目標(SDG),涵蓋經濟、社會、健康環境等三大領域的17項總目標和169項具體目標。
SDG明確制定了與健康相關的23個具體目標。包括,到2030年將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減少三分之一;2020年,將全球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傷人數減半;到2030年,大幅減少危險化學品以及空氣、水和土壤污染導致的死亡人數和患病人數……
中國簽署了該協議之后,中國政府也出臺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016年10月25日,綱要全文共29章對外發布,設定了一系列未來中國健康指數,包括:到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較目前的76.34歲繼續增長,達到79歲;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下降30%;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從目前29.3%降至25%左右等。
湯勝藍教授曾出任世界衛生組織(WHO)熱帶病研究署結核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