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最后的火柴廠
16歲進廠的她,把青春都留在了這里。今年68歲的她正在搜集整理材料,準備寫火柴廠的回憶錄。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72歲的李寶軍,當年就是包裝車間的主力,連續六年被評為工作能手。
2016年9月23日,一位村民走過火柴廠的大門。延邊火柴廠曾有過輝煌的歷史,1980年代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吉林省可謂家喻戶曉。
走進車間,機械的轟鳴聲中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木頭在被一截一截地變成細小的火柴梗,火柴梗在轟鳴的機器上走過就戴上了“小紅帽”,一群女工熟練地操作著機器將制成的火柴裝入盒子,然后手工包裝、裝箱。2016年9月28日,筆者來到了位于敦化市大石頭鎮的延邊吉星火柴廠(原延邊火柴廠)。老舊的車間里仍然是傳統的設備,廠房內還留有1970年代的標語,工人還延續著傳統的制作工序……
很早以前,我國市場上的火柴主要以進口的“洋火”為主。新中國成立以前,吉林省只有一家名叫“太豐九金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