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君子不器:做自由的專業人
啟蒙時代的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也跟“君子不器”的思想隱然相應。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徐凱文
啟蒙時代的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也跟“君子不器”的思想隱然相應。
在“國學復興”的氛圍中,一些人拾起了膜拜“圣人”的老傳統,急切塑造“大師”。被奉為“至圣先師”的孔子卻說圣人早已見不到了,只希望社會上多一些君子?!墩撜Z》中上百次言及“君子”,并沒有后來那種道貌岸然、不近人情的形象。以今觀之,“君子”是立足于某項專業而又突破了專業局限的社會中堅人士。
“君子”常與“小人”對舉。這對概念最初沒有道德褒貶之意,只表示階層和身份?!对娊洝防锍3霈F的“君子”多是宗法等級社會里充當社會管理者的中上層貴族,而“小人”則是承擔著繁瑣職事的下層貴族和掌握專門技能的勞動者。在“小人”之下,還有大量既沒有身份地位也沒有專業的一般勞動者,被稱作“民&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