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BMW中國文化之旅”一道,見證文化傳承
2016年10月21日,2016年“BMW中國文化之旅”完滿結束,歷經八天,路程達1500多公里。本次“文化之旅”的主題是“悅行巴蜀,獨具匠心的精神家園”,在四川省各地的探訪,最后匯集在省會成都。
2016年10月21日,2016年“BMW中國文化之旅”完滿結束,歷經八天,路程達1500多公里。本次“文化之旅”的主題是“悅行巴蜀,獨具匠心的精神家園”,在四川省各地的探訪,最后匯集在省會成都。
本次“BMW中國文化之旅”探訪的非遺項目,包括蜀錦織造技藝,成都漆藝,夾江竹紙,羌族刺繡,羌族羊皮鼓舞和羌笛制作、演奏技藝等,一共20余項。
“BMW中國文化之旅”于2007年啟動,旨在探訪和保護本土文化的同時,促進本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迄今十年。十年間,“BMW中國文化之旅”探訪了中國六大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及21個省及直轄市的270項非遺項目,捐助90項亟待保護的非遺項目和研究課題,資金總計1600多萬元。
親身體驗手藝的精妙
在“文化之旅”中,探訪團隊成員親眼見識了諸多精妙手藝。它們往往不為人注意,藏諸名山。
四川夾江的手工造紙世界聞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對夾江竹紙大為贊賞,將其與安徽宣紙并稱為“國之二寶”。2006年,夾江的手工竹紙制作工藝被列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馬村鄉造紙世家的第九代傳人楊占堯,向探訪團隊介紹了夾江竹紙的歷史背景、制作工序,并現場展示包括選料、蒸煮及切割成紙的全套72道工藝。
在蜀南竹海,“BMW中國文化之旅”請出中國道明竹編大師趙思進先生,向探訪團隊介紹傳統的竹編文化。趙先生十五歲學藝,后來成為”竹編工藝美術師”,與竹編結緣一生。他編出的竹器細密精美,兼具實用性,可以打水甚至養魚。
道明竹編歷史長達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