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請田余慶講史的前前后后
林彪怎么會對歷史典籍感興趣?
責任編輯:劉小磊
田余慶
2014年底,北京大學歷史系田余慶教授逝世后,弟子和朋友們紛紛撰文表示哀悼,回顧昔日的受教和交往。我不是田門子弟,又自愧脫離古代史學界多年,不好意思參與這些活動。但是回想起來,我與田先生曾有過一次對話,似可為先生的人生經歷增添一些花絮。
那是2002年春節前,我還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工作。我當時的興趣是研究林彪。圖書館中保存的一些史料引起我的興趣,就是林彪、葉群夫婦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經聘請一些歷史學者為他們講授中國古代史。
林彪苦讀史書
林彪怎么會對歷史典籍感興趣?這要從1958年說起。新中國成立后,林彪卻選擇了退隱,在養病中觀察形勢。他發現跟上毛澤東思路很不容易。因為毛澤東博覽群書,飽讀經史,經常在講話時旁征博引,使大家目瞪口呆。
1958年,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請林彪出山,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剛出來工作,就經歷了一次深刻教訓。1958年5月8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講話,引用了許多歷史事例,說明年輕人要勝過老年人。最后他提到秦始皇,稱其為“厚古薄今的專家”。林彪不以為然,插了一句“秦始皇焚書坑儒”。不料毛澤東嚴厲地說:“秦始皇算什么!”(胡哲峰、于化民著《毛澤東與林彪》,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462頁)林彪立即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心中的懊惱可想而知。于是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跟上毛澤東的思路,必須刻苦讀書。
其實,林彪讀書的范圍相當廣。哲學、政治經濟學、馬克思列寧的著作、政治理論讀物、歷史、中國傳統經典、古典文學名著都有。上世紀五十年代,毛澤東給中共干部開列了“干部必讀”書系。主要是馬恩列斯原著,以及蘇聯主編的《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聯共(布)黨史》等等。這些林彪都讀了,有些著作他看了幾個版本,肯定是讀了多次。但讀得最多的,是中國古代史書。特別是《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鑒》。這兩大套史書,是毛澤東隨時翻閱的,甚至外出視察也隨身攜帶。他不僅在講話和談話中經常引用其中的典故,還經常推薦一些篇章給別人。林彪的秘書張云生回憶:“1966年9月在人民大會堂,我親眼看見毛澤東推薦林彪兩本線裝書:一本是《三國志·郭嘉傳》,另一本是《宋書·范曄傳》。郭嘉和范曄究竟是何許人?他們對主席和林彪有什么重要性?不看不知道,看后如夢方醒。郭嘉是三國時期曹操手下一名出類拔萃的謀士,他隨曹操征戰十余載,為曹操出了許多好點子??上в⒛暝缡?,時僅38歲。而范曄是南北朝時期宋國的重臣,掌管禁旅,參與機要。他后來因參與謀反而被判殺頭罪。兩位古人的權位與林彪相似,一正一反,一成一敗。毛澤東以古喻今,用意不言自明。”(張云生:《走近林彪》第176頁)
請教專家學者
為了學好中國歷史,林彪下了不少功夫。據林彪秘書李德回憶,1960年,林彪與葉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