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如何對付石油投機

責任編輯:吳傳震

編者按本報上周發表《天價石油幕后推手》后,引起讀者對石油投機力量的關注,本報隨后發現,美國參議院針對國際油價飆升也進行了獨立調查,并于2006年6月提交了一份60頁的報告。本報摘要編譯,以饋讀者。當時的油價是70美元/桶,現已漲到125美元/桶

投機者對原油期貨交易合同的大量購買實際上已經有效地創造了一種額外的石油需求,從而抬高了在未來真正石油交易中石油的價格,正如對真實石油到貨合同的額外需求也抬高了現貨市場中的石油價格。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一個關鍵任務就是確保期貨市場價格反映供需規則,而不受操縱或過度投機。在能源商品市場,已經出現了投機性美元的大量流入,此時CFTC對這種投機行為的監管能力卻一直在減弱。最值得關注的是,不受CFTC監管的交易所里的美國能源商品交易已呈爆炸性增長。


華爾街的投機者已經左右了國際油價的走勢 CFP/圖

過去5年,美國參議院常務調查委員會對包括汽油、原油和天然氣在內的能源商品定價情況進行了大量的調查。這些調查反映了人們對這些基本商品的價格持續上漲和價格波動的持續關注,根據這些增長數據,政府對市場監管的疏忽足以造成價格的持續上漲。

過去6年,原油、汽油和天然氣價格迅猛上漲。原油價格已經從2000年的25-30美元/桶上漲到2006年的60-75美元/桶。高企的原油價格是一系列石油產品價格突破或接近歷史高位的主要原因。

傳統的供需力量不能完全說明這些價格的上漲。當全球石油需求在中印快速發展和煉油產品需求持續增加的推動下一直上漲的時候,全球石油供應也上漲到歷史最高水平。因此,全球庫存也增加了。目前,美國石油庫存處于8年高位,經合組織石油庫存更達到20年新高。因此,供需基礎面以外的因素必須被考慮。例如,政治上的不穩定以及關鍵石油生產國如尼日利亞、委內瑞拉、伊拉克和伊朗對美國的敵意,威脅著石油產品供應的安全。此外,過去兩年的兩次颶風都使美國墨西哥灣油氣生產受到破壞。由于沙特增產以滿足需求增長,如果發生供應短缺,它增加額外石油供應的能力已經降低,因此萬一供應中斷,沙特提供的供應空間將更少。人們通常宣稱這些對供應充足性的擔憂將“風險溢價”帶進了原油價格。

此外,過去幾年,大型的金融機構、對沖基金、退休基金和其他投資基金在能源商品市場上已經投入了數以十億計的資金——也許單在受監管的美國石油期貨市場上就有高達600億美元——以試圖在價格變動中獲利或進行對沖。因為大部分此類額外投資都來自業務不相關的金融機構和投資基金,它被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定義為“投機”。CFTC將這類投機者定義為一個“既不生產也不使用商品,卻冒著風險把自己的資金投入此種商品市場進行期貨交易,以期從價格變動中獲益”的人。報告指出,在過去的幾年里,一些投機者在能源商品交易中已經獲得數千萬甚至數億美元的利潤。這種投機性交易在受監管的紐約商品交易所和場外市場都有發生。

投機者對原油期貨交易合同的大量購買實際上已經有效地創造了一種額外的石油需求,從而抬高了在未來真正石油交易中石油的價格,正如對真實石油到貨合同的額外需求也抬高了現貨市場中的石油價格。根據市場的情況而言,一名投機者購買一份期貨合約造成的一桶石油需求,與和因為把石油用作精煉加工或其他方面造成對一桶石油的購買需求,其實是一樣的。

盡管很難量化投機行為的影響程度,但是我們仍然掌握著充足的證據來支持一個結論,那就是目前市場上大量的投機行為確實顯著推高了(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若干個分析人士預計,石油期貨的投機性購買已經令當前的原油價格增加高達20-25美元/桶,從而將油價從50美元推高至大約70美元/桶。另外,通過購買大量的期貨合約,從而將期貨價格推到比目前價格更高的水平上,投機者已經給石油公司提供了一種金融動機去購買更多的石油并儲存起來。煉廠現在將購買額外的原油,即使它要70美元/桶,如果期貨價格漲得更高的話。

因此,過去兩年原油庫存穩定增長,導致美國原油庫存現在處于8年歷史新高位。上次原油庫存達到現有水平是在1998年5日,約3.47億桶,當時的原油價格大約為15美元/桶。而現在原油價格約在70美元/桶。投機性投資大量進入石油期貨市場造成了高油價高庫存的局面。

格林斯潘在國會作證時解釋,過去幾年“石油期貨和其他商品衍生物的場外交易大量增加”。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已經“在原油期貨上積累了大量的凈多頭倉位,大部分是在場外交易市場”。格林斯潘表示,這些期貨倉位創造了額外的未來石油需求,而“在投資團體的需求下,油價以不同尋常的速度上漲”。格林斯潘認為,這些價格的上漲刺激了額外的石油生產,使石油庫存大幅度增加,還減少了部分石油需求。

 


大體上,投機交易會給期貨市場帶來更大的流動性,因此尋求對沖商品價格的公司能夠找到愿意接收那些價格風險的對應機構。對期貨合約的投機性購買在效果上還能夠給生產提供資金,并將潛在的商品儲存起來以備未來所需。另一方面,對期貨合約的大量投機性購買或出售能夠扭曲依賴現貨市場供需基礎面發出的市場信號,或者導致價格過度波動,兩種情況都能夠導致對整體經濟的一系列有害結果。

CFTC的一個關鍵任務就是確保期貨市場價格反映供需規則,而不受操縱或過度投機。在能源商品市場,已經出現了投機性美元的大量流入,此時CFTC對這種投機行為的監管能力卻一直在減弱。最值得關注的是,不受CFTC監管的交易所里的美國能源商品交易已呈爆炸性增長。

在某種程度上,投機行為是否達到“過多”的程度并不是目擊者看到的那樣。然而,由于數據的缺乏,不可能對我們的能源市場是否正在適當運行或正處于投機性泡沫之中進行分析或辯論。

國際油價在兩年不到的時間里翻了一倍 CFP/圖

看起來類似期貨的合約和期貨合約的唯一實際區別是看似期貨的合約是在不受監管的場外市場交易的,而期貨是在受監管的交易所如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交易的。大型企業在場外電子交易場所進行的能源商品交易被排除在CFTC的監管范圍之外。市場失察的影響是巨大的。例如,Nymex的交易商被要求保留所有的交易記錄并向CFTC報告大宗交易。這些大宗交易報告,加上提供價格和流通量信息的每日交易數據,是CFTC測量市場投機程度的首要工具,以此來發現、防止和檢舉價格操縱行為。

與Nymex的交易相反,在不受監管的場外電子交易場所進行的交易不需要保留記錄或向CFTC遞交大宗交易報告,由此這些交易處于CFTC常規的監管之外。CFTC監管美國能源商品市場的能力在今年1月份被進一步削弱,當時CFTC允許ICE使用其在美國的交易終端,在ICE的倫敦期貨交易所進行美國原油期貨的交易——被稱為“ICEFutures”。此前,ICEFutures在倫敦的交易所只交易歐洲的能源商品——布倫特原油和英國天然氣。從今年1月起,倫敦的ICEFutures開始交易美國原油品種WTI原油期貨合約,美國交易商也可以在美國使用ICE的終端進行WTI原油期貨交易。從4月開始,ICEFutures又允許美國交易商在倫敦ICE交易美國的汽油和取暖油期貨。

雖然美國交易商使用在美交易終端進行美國原油、汽油和取暖油的期貨交易,但CFTC沒有對這些交易設置任何的管轄權。尋求進行美國原油、汽油和取暖油期貨交易的美國人,現在可以通過使用倫敦ICEFutures進行交易來避免所有美國市場的監管和報告要求。

隨著美國能源交易越來越多地發生在場外電子交易所或海外交易所,CFTC巨大的交易報告系統變得越來越不準確,交易數據變得越來越沒用,而它的市場監管計劃也變得不那么全面。缺少來自電子交易場所的大型交易商信息使CFTC更難對投機行為進行監管及消除或防止價格操縱行為。這種信息的缺席不僅模糊了CFTC在能源商品市場上的視線,還降低了其報告的信息的質量。一個交易商可能在不受監管的電子交易所或海外交易所建立與其在Nymex的建立的相同或相反的倉位,從而避免和扭曲大型交易商報告系統。

對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分析師、監管者、投資者和公眾而言,理解能源價格飆升的真實原因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價格上漲是由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可以制定出相應的經濟政策來鼓勵新能源投資和節約消費。如果價格上漲是由產油國的地緣政治因素造成的,也可以制定出相應的對外政策來減少這些因素的影響。如果價格上漲是颶風破壞的緣故,在保護生產和煉油設施不受自然災害的破壞方面的投資或許變成是當務之急。而如果能源價格是市場操縱行為或過度投機行為的結果,監管和執行機構的相互協作將是有效的。
延展CFTC大型交易商報告系統,即要求所有美國交易商在進行能源期貨或類似能源期貨合約交易時保留記錄并向CFTC報告大宗交易,無論交易在何地點發生——在Nymex,在一個未受監管的場外電子交易所或在一家海外交易所,可消除大型交易商報告要求的缺口。為保存CFTC對能源期貨市場的監管能力,發現并防止價格操縱行為和過度投資行為,這種做法是必要的。

——摘自美國參議院常務調查委員會2006年6月27日所做的調查報告——《市場投機在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中的角色》
(溫翠玲 編譯)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