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公益日”狂歡過后的思考:中國公益“透明度”,“度”在哪里?

多個丑聞案例表明,中國公益行業透明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否則,社會公眾對公益組織乃至中國公益領域的信任度仍大打折扣。政府力推并落實執行相關政策規章,有助公益透明之路建設,但這不是萬能藥,還需公益行業自律以及引入第三方有效監督,方可讓中國公益更透明。

責任編輯:呂宗恕

(視覺中國/圖)

多個丑聞案例表明,中國公益行業透明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否則,社會公眾對公益組織乃至中國公益領域的信任度仍大打折扣。政府力推并落實執行相關政策規章,有助公益透明之路建設,但這不是萬能藥,還需公益行業自律以及引入第三方有效監督,方可讓中國公益更透明。

三天——募集善款6億元——3643個公益項目參與,騰訊公益發起的“99公益日”活動毫無意外地被視為中國公益界的狂歡日。

2015年是這個活動的頭一年,因騰訊公益在9月9日前后為每個發起項目進行1∶1配捐,動員多方參與而備受關注。到2016年,以1.9999億的配捐額度及企業同步配捐,更是讓這場狂歡驟然升級。

只是,在2016年剛剛過去的狂歡中多了不同尋常的聲音。9月7日,微信公號“益碗fun”在公益交流平臺NGOCN上發布一篇題為《去年99公益日籌款八千多萬,有六千萬去向不明?》的文章(以下簡稱《善款去向》),該文稱首屆99公益日的929個民間組織項目中僅有73%(674個)披露了項目進展情況,投入使用的8800萬元中僅有23%(2000萬)可以看到詳細的資金流向。

文章發布后,騰訊公益官方公開質疑《善款去向》一文數據嚴重失實,而兩家在文中被點名的機構也作出回應。在公益圈,有人指責“此文引用數據失實、危言聳聽,把極端個案想象成普遍現象”;也有人看到其善意出發點,認為中國公益界確實要反思。

突如其來的質疑

2016年“99公益日”于9月7日啟動。騰訊樂捐平臺承諾三天內配捐1.9999億元,而企業配捐額度也達到1.01億元。作為一個僅有5名全職工作人員的小型公益機構,廣州市海珠區碧心公益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廣州碧心)使出洪荒之力為“癌癥兒童的專屬伴侶”項目進行募款。他們以幫助癌癥患兒為主要工作內容,尋找相熟的朋友,曾經幫助過的病友,在各大微信群里作“路演”,不間斷地推薦自己的上線的公益項目。

騰訊樂捐平臺上線已四年,通過微信朋友圈,將募捐信息層層轉發,到達的人數在短時間內可實現指數型增長。而所謂的1∶1配捐,即是公眾為項目捐款1元,則騰訊公益為此配比捐贈1元,因而在這三天內募捐的善款可翻倍,公益人為此叫好。與以往不同,2016年的新規還加入了企業配捐,騰訊配捐不定比例發放,僅活動開始第一天的上午,騰訊樂捐平臺顯示已募得善款八千萬元。

狂歡剛過半天,廣州碧心馬錦洲突然接到同事轉來的一篇微信文章《去年99公益日籌款八千多萬,有六千萬去向不明?》。令人驚訝的標題背后,其實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