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成品油價格改革相關建議
責任編輯:吳傳震
CFP/圖
一、控制成品油消費的過快增長,抑制不合理消費,將成品油價格改革作為石油石化行業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手段,形成經濟、清潔、節約的成品油生產和消費模式。另外,要加強政府調控和監管,發揮市場和企業的作用,不斷提高石油石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建立穩定安全可靠的成品油供應體系。
二、要建立既反映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又考慮國內市場供求、生產成本和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石油價格形成機制。
推動燃油稅出臺,汽油燃油稅改革先行試點??紤]在實施合理的燃油稅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價格體系中國家征稅的比重,保持其他部分(企業原油成本、煉制成本、銷售成本等)不變或者降低。保證在成品油價格提高的過程中,遏止壟斷利潤的進一步膨脹,促進提高行業國際競爭力,增加國家收入和對成品油價格改革利益協調能力。
三、在適當提高油價、逐步與國際接軌的同時,統籌兼顧,采取規劃、財稅、產業政策、市場準入等綜合措施,提升成品油消費體系的整體效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四、生物液體燃料是重要的石油替代產品,要根據我國土地資源和農業生產的特點,科學確定我國發展生物液體燃料的原料和技術路徑。近期發展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術,以及以小桐子、黃連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產技術,掌握技術,提高規模,形成產業。積極發展以纖維素生物質為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技術。
五、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繼續擴大對外開放,采取上下游互動、市場換資源等方式,吸引跨國企業在我國境內建設大型煉廠,引進先進煉油工藝技術,加快技術裝備更新。
六、繼續推動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增加儲備原油收儲,進一步完善石油儲備管理體系。鼓勵企業增加原油和成品油儲備。完善應急機制,提高應對石油供應中斷和油價大幅波動的能力。
七、打破壟斷,促進競爭,這是成品油價格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成品油市場高度壟斷、市場主體尚未實現多元化之前,目前調整價格的結果只能是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損害國民福祉。當前,要進一步完善石油企業內部上下游利益調節機制,明晰原油價格-煉制價格-批發價格-零售價格和成本,在企業、國家、消費者三方之間,進一步提高企業消納原油價格上漲的比重,促進其提高勞動生產率,盡快提升國際競爭力。完善企業漲價收入財政調節制,增加國家收入,減少政府補貼。從長遠看,要徹底打破壟斷,形成市場決定價格,建立完善政府成品油市場監管體系。
【相關報道見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