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抗震救災對汶川地震的啟示

日本抗震救災對汶川地震的啟示:本文所整理的相關資料,主要以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縣的地震為例,介紹日本的抗震救災經驗,以作為汶川地震救災的參考。

責任編輯:陳敏 戴志勇


5月13日,合肥市的小學生在進行避震演習。 新華社發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縣中越地區發生里氏6.8級地震,死亡40人,受傷四千五百余人,十萬余人無家可歸;房屋損壞近14萬棟,財產損失約3萬億日元。

更嚴重的一次地震發生在1923年9月1日。當天中午,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近海發生7.9級大地震。房屋建筑倒塌、燒毀極其嚴重,死14.3萬人,傷10.4萬人,50萬人無家可歸。

日本是地震很多的國家,但并非受災最嚴重的國家。長期抗震,日本在震后救治方面積累了大量技術人才和寶貴經驗,他們的緊急救援與防災體系相當有效,極大地減少了人員傷亡。而且,這一體系即是以防御地震為主。

本文所整理的相關資料,主要以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縣的地震為例,介紹日本的抗震救災經驗,以作為汶川地震救災的參考。

地震信息傳遞快速準確

日本全國各地有好幾處專門的地震監測中心,地震一發生,監測中心就立即將震級、震源、震中等基本情況傳遞給國家有關部門。

在地震發生1分鐘內,電視臺將地震的大致信息迅速告知全國。

日本社會的信息化已非常充分和透明。地震發生后,所有市民從電視、報紙以及各個機構的信息渠道中所獲得的信息,幾乎都是一樣的。電視和報紙記者在現場連續報道,形成了不間斷的信息流。而且這些報道非常中性,并不使人感到緊張和恐懼。

對中國的啟示:不僅是新華社,CCTV,包括全國所有媒體,一線的親歷者,都有責任向救災指揮部門,向一線救災人員,向全國人民和全世界迅速、準確地傳遞負責任的信息,以提高救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盡量挽救更多無辜的生命,撫慰更多驚恐的心靈。

 


政府在第一時間有效反應


政府迅速成立防災總部,作為對應、救助和災后重建的最高指揮機構。

日本中央防災會議是推進綜合防災工作的最高決策機關,會長由內閣總理大臣擔任,成員包括所有各部大臣、日本銀行總裁、紅十字會會長、日本電信電話公司總裁及日本廣播協會會長、下設專門委員會和事務局,主要任務是貫徹災害對策基本法,并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制定各種對策,設立必要的行政機構,確定全國性防災規劃及體制。

日本政府應付危機的能力和經驗相當成熟,各級政府對地震早設有應急機構,一旦發生地震就立即投入工作。地震發生后,權威部門對短期內未來地震、海嘯和滑坡的可能性進行了預測,并將結果通過媒體公布,讓百姓心中有數,對抗震救災和穩定人心具有積極意義。

在受災嚴重的十日町,在地震發生半小時內,市政府全體職員就快速集合到市政府,并立即開始收集信息,把地震死傷人數、房屋倒塌情況、斷電、斷水和交通中斷等情況都及時向政府匯報,以供快速決策。在十日町災區,不僅能看到幾處房屋破損倒塌的情景,還不時感受到余震。但大部分市民心情平靜、秩序井然,房屋也基本得到修復。這些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當地市政府的全體職員連續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