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萬字長文詳解《準則》《條例》出臺過程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边@是一條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
中國,這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有何秘訣?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這是一條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
全面從嚴治黨,可以說是歷史交給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重大課題,是廣大人民群眾對主心骨的熱切期盼,是我們黨勇立時代潮頭的堅定自覺。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當全會公報獲得一致通過時,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這掌聲,反映了中央委員會的一致愿望;
這掌聲,表達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
這掌聲,昭示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心。
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面,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成就,實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黨內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贏得了黨心民心。
全會期間,與會同志在分組討論中紛紛提議、一致擁護、高度贊同。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新的歷史使命,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是實踐的選擇、歷史的選擇,是全黨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黨心所向、人心所向。”中央委員們這樣說。
六中全會閉幕后,有外電評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將中共管黨治黨提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新高度;這次全會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新部署,鞏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治國理政總方略的地位。
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履新伊始,就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鐵還需自身硬”,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人民作出莊嚴承諾。
2年前,在江蘇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在“從嚴治黨”之前加上“全面”兩字,展現出黨中央的遠見卓識和使命擔當,也完整勾畫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我國發展新特征確定的治國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抉擇。
1980年制定頒布的《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第一次以黨內法規形式對黨內政治生活作出規范;2003年頒布施行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對加強黨內監督、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發揮了積極作用。
歷史告訴我們:95年櫛風沐雨、篳路藍縷,從最初只有50多名黨員發展壯大到擁有88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生成土壤。
實踐啟示我們: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煉的主要平臺,與每個黨員、每個黨組織息息相關,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性基礎工作。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
問題警醒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第一位的。黨內監督失效,其他監督必然失靈。黨內監督不嚴起來實起來,全面從嚴治黨就會落空。
思想建黨是我們黨的一個重要特色。重視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使每個黨組織都成為黨員思想淬火的熔爐,我們黨由此成為一個有統一意志的黨。
制度治黨也是我們黨的一個鮮明特色。只有扎緊制度籠子、提高制度執行效力,才能有效管黨治黨,越來越成為全黨的共識。
《準則》既有剛性的規定、也有精要的道理,體現了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有機結合,《條例》則是黨的制度建設的重要成果。
前不久播出的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揭露的腐敗分子違法犯罪事實觸目驚心,反映的“落馬”貪官思想蛻變過程發人深省。
輿論認為,在六中全會召開前夕播出這部專題片,傳遞出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
一個時期以來,黨內政治生活出現了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動搖,思想僵化、固守本本,脫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