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B戰機有多強?
我國完全自主研制的殲-10B戰斗機,或許將是一個過渡型的角色,以它為平臺進行大幅改進,將為其今后的繼續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曾緯 劉文琴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2016 年珠海國際航展)上靜態展示的殲-10B。
殲-10B是一款最能體現中國航空工業發展速度的戰機。首飛那一年,性能指標在全亞洲自制的戰斗機中名列前茅。當它裝備部隊并正式對外展出時,它在與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自研戰機的排名中并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卻被國內眾多型號的戰機所超越。
我國完全自主研制的殲-10B戰斗機,或許將是一個過渡型的角色,以它為平臺進行大幅改進,將為其今后的繼續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珠海航展上,和殲-20戰機只有90秒的“驚鴻一瞥”不同,同樣新露臉的殲-10B戰機,始終安靜地停放在空軍裝備靜態展示區。盡管存在于殲-20的光環之下,但殲-10B仍然是一顆明亮的星,高超的工藝使得它的每一個鉚釘都能看清,為評估中國先進戰機性能提供了一個窗口。
殲-10B是一款最能體現中國航空工業發展速度的戰機。首飛那一年,其性能指標在全亞洲自制的戰斗機中名列前茅。當它裝備部隊并正式對外展出時,它在與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自研戰機的排名中并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卻被國內眾多型號的戰機所超越。
這也引發了殲-10B位列亞洲第幾強的爭論。
最為獨特的中國戰斗機
殲-10B是殲-10家族新近亮相的成員,標志著殲-10戰機系列化發展取得了重大新突破。自2008年殲-10A戰機首次參加珠海航展的8年來,中航工業在殲-10A的基礎上相繼研發了殲-10S、殲-10B等多個型號,形成了殲-10戰機系列產品。殲-10戰機的系列化發展,充分展現了中國航空工業能力和技術水平持續地跨越提升。
到目前為止,殲-10系列戰機公開的作戰機型包括基本型、殲-10A、殲-10S和殲-10B。
殲-10于2003年開始裝備部隊。殲-10A被認為是殲-10基本型的完善型號,它解決了殲-10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并對航電系統進行小幅度的軟件升級。從1998年首飛到2003年裝備部隊,只用了5年的時間。
殲-10S,也就是殲-10雙座機。該機型的起名很有意思,按照以往的規則,似乎被稱為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