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環保,不只捧人場,還要捧錢場
“我反對污染的危害,但我又要享受污染的紅利”。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徐凱文
“我反對污染的危害,但我又要享受污染的紅利”。
2016年11月以來,一些清華同學開始在朋友圈里抱怨兩件事兒:一是新一輪的霧霾天氣肆虐華北,“什么時候才有藍天白云?”二是清華校方為落實節能減排指標而停止提前供暖的福利,“憑什么為了藍天白云就犧牲我們的福利?”同學們(包括我自己)有趨利性當然可以理解,這倒是反映出公眾對環保議題有一種共性心態:“我反對污染的危害,但我又要享受污染的紅利。”
類似地,人們經常聲討水電、火電對環境的影響,但一旦說以后少發電、多提價,公眾馬上就不同意了;人們會抱怨霧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