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蔚:年輕人要的不是客觀,是主觀
視頻平臺,大家都不掙錢。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李舒凝
流量有了,錢在哪?
可能所有的視頻網站,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家盈利的機構。
視頻平臺,大家都不掙錢。
行業內的人,真把文化當一個產業在做。當你極度理性地面對資本數據時,當然是用一套投入產出比的邏輯。這個邏輯會讓你忽略文化產品真正溢價的能力在哪兒。它不是數字,跟工業產品不一樣。
比如說“好聲音”,它真正的力量,是在某個階段內給素人提供了一個能夠逆襲的舞臺,雖然登上去的人不多,但看到的人都感覺找到了希望。這是文化產品的魅力所在,也是它在市場上可以溢價的所在。
現在大家都覺得做綜藝很熱門,資本都往上涌;又覺得只要有藝人就有收益率。有了藝人,你沒有背后的那點東西,還是不行。你單獨用數據看,大家都往上砸,數量就無限制地增長。今年綜藝的數量其實已經極度飽和,明年還會更加多,但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