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買買買,說不定你虧大了
在雙十一放手買買買真的劃算嗎?
責任編輯:Golradir
“雙十一”買買買,不買不是中國人。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大家都卯足了勁,誓要把明年的貨都趁低價一起囤下來。
不過,商家為什么要偏偏選在這個時候搞一個全年最低價呢?是愛的大回饋,還是他們心里有別的小九九呢?
“知道”(nz_zhidao)君“雙十一”友情提示,希望還能來得及幫到你……
11月11日,本來是一年當中平淡無奇的一天。不知何時搖身一變就成為了光棍們狂歡的節日。而在7年前,阿里的一位執行官搜羅日歷,又把它變成了一個“買買買”的購物狂歡節。
“雙十一”凌晨,枕戈待旦的消費者們的心理活動通常是這樣的:半價打折,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就怕手速不夠快,錯過美好新時代。
然而問題是,在雙十一放手買買買真的劃算嗎?
商家是傻才節假日讓利促銷嗎?
原價998的衣服,一夜之間就賣499,商家是不是傻?
我們可能都有去夜市買小商品的經歷。一個人去逛夜市,買一件衣服往往很難講價,但是如果多帶幾個朋友去多買幾件呢?這時候,老板往往一邊臉上堆著笑,一邊說:小姑娘呀,你真是太會講價了。平時賣998只能賣出10件,而499能賣出50件,看單價確實是賺得少了,可是手里的現金卻更多了。不但囤貨的壓力小了,周轉資金的充裕也為置辦新貨提供了有利條件。
既然打折讓利這么好,為什么不長期打折讓貨賣得更好一些呢?
說到底人都是很賤的,商場也是心理戰場。常年響著“全年最低”的叫賣聲只會讓消費者產生貨品廉價滯銷的錯覺,反而不利于貨物的銷售。長此以往,消費者只會把它當成耳旁風,無動于衷。就像學校旁邊的舊書店,每天都在用大喇叭吼著:租期已滿,跳樓價大甩賣,賣完今天明天就搬。明天一去看,這店還是好好在這兒,大喇叭仍然響亮地吼著和昨天一樣的話。
所以,打折這種事,絕對不能搞成常態。古人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一個好的名目,對于聚集人氣,激起消費者的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