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賭局:偉大還是死亡
過去幾年,樂視一路狂奔,從一個視頻網站,變成一個擁有七大生態體系的龐大帝國。樂視的市值從2010年上市時的40億元,到2014年的400億元,再到2015年的1500億元,如今又回到700多億元。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5年4月14日,樂視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宣布用于移動終端的UI系統——EUI正式發布。
過去幾年,樂視一路狂奔,從一個視頻網站,變成一個擁有七大生態體系的龐大帝國。樂視的市值從2010年上市時的40億元,到2014年的400億元,再到2015年的1500億元,如今又回到700多億元。
過去12年樂視模式有點像聯邦制,各子生態獨立發展,各自為政,造成樂視有生態,無“化反”。所以現在樂視要中央集權,加速各子王國之間實現快速生態“化反”。
“樂視困難期有巨頭公司拋出橄欖枝,但樂視沒有賣,以后樂視更不可能賣。樂視生態要么偉大,要么死亡。”
2016年11月15日,海瀾集團、恒興集團、宜華集團、敏華控股、魚躍集團、綠葉集團等十幾家國內大型企業負責人齊聚北京的樂視大廈,與樂視控股簽署了第一期3億美元的投資協議。這些人很多是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長江商學院的同學。
對近日深陷資金鏈危機的樂視來說,這是個雪中送炭的好消息。
樂視方面稱,包括上述六家企業在內的十多家公司,明確表達了投資意向,對樂視的投資總額為6億美元,將分為兩期,第一期3億美元將在本月內到賬。
這些錢大部分將被投入到樂視汽車項目中去。汽車業務是賈躍亭最為看重的業務,此前已拿到深創投、聯想控股、泛海、新華聯、平安系資本等機構的10.8億美元投資。
不過,依據行業慣例,從投資意向到落實成為真正的投資,其中尚有不短的路程。
就在十天前,樂視大廈門口,幾個自稱是樂視供應商的人,拉起了一個討債橫幅,聲稱因樂視拖欠貨款,工廠面臨裁員和倒閉。樂視控股公關部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應說,這些人是友商花200元一天請來的群眾演員,目的是抹黑樂視。
但供應商討債一事并非無中生有。據《財經》雜志報道,樂視的確拖欠供應商款項,目前比較大額的有信利、仁寶、立訊精密、AAC等五六家,其中對信利、仁寶的欠款約7億美元。仁寶、AAC都私下表示不愿再與樂視合作,但應該不會到起訴的程度。一位樂視高層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欠款七億美元這個數字夸大了數十倍。
橫幅事件后沒幾天,賈躍亭給員工發了一封五千多字的內部信,標題是《樂視的海水與火焰:是被巨浪吞沒還是把海洋煮沸?》,賈躍亭在信中承認樂視的手機業務供應鏈出現資金問題。賈躍亭還主動透露,樂視資金壓力和管理壓力很大,為此樂視要剎車檢修,但戰略方向不變。
樂視曾發布過一個宣傳視頻,大意是一群雙手被反綁的人,蒙著眼睛拼命往前沖,最后沖破一扇玻璃門,見到光明。
過去幾年里,樂視同樣是蒙眼狂奔,通過一次次融資,建立起三大業務體系、七大子生態。三大業務體系包括:上市公司主體樂視網(300104.SZ),主要業務包括樂視視頻、樂視云和樂視電視;非上市的樂視生態,主要包括樂視體育、樂視影業、樂視手機和樂視金融等;樂視汽車生態體系。
這是一次瘋狂賭局。此前,互聯網行業也有不少大筆融資燒錢擴張的案例,但基本都投在一兩個核心業務上,并且這些業務在國外有現成的對標對象。但像樂視這樣把數百億元投入眾多不確定領域的案例,卻非常罕見。
美東時間11月15日,路透社一篇最新報道稱,本周,賈躍亭投資的美國初創企業法樂第·未來(FF)在美國內華達州的10億美元電動車工廠項目的建設被暫停。
這篇報道引述了兩位當地官員的發言:
據一名內華達州官員表示,該公司數次錯過向承包商AECOM付款的期限。FF的一名發言人拒絕證實是否未按時付款,但表示在工廠的“調整期”內與AECOM“正在合作”,并計劃在2017年重啟工廠建設工作。
“這是龐氏騙局,”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