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聽障兒童回歸社會前的黎明 “一定要有安全感、一定要快樂”

“康復一名聾兒,挽救一個家庭?!薄澳銊e看他們聽不到,語言能力不好,但是溝通起來,什么都可以?!?/blockquote>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丁捷 孫茜茜

哪怕是見到了陌生的來訪者,聽障兒童也格外開心。(葉丹穎/圖)

“康復一名聾兒,挽救一個家庭。”

“你別看他們聽不到,語言能力不好,但是溝通起來,什么都可以。”

“其實你看他們在這里快樂了,也就會忘了那里的傷痛。”教師劉春陽倚在灑滿陽光的窗邊,看著圍繞在桌子邊做手工的孩子們笑著說。

2016年11月12日下午3時,北京揚帆聽力言語康復中心(以下簡稱“揚帆中心”)的孩子們剛結束午睡。在值班教師的指導下,他們排隊漱口、佩戴助聽器。把平鋪在教室中間的床挪開疊起,在騰出的空間里挪進三張長方形的桌子,他們按照大班、中班、小班的分組吃橘子、玩玩具。這就是他們的周末。

由于這些貧困聽障兒童來自全國各地,部分孩子一年中只有在過春節時才能回家一次,所以揚帆中心采取全托形式,沒有暑假。常年駐扎陪伴在這群特殊孩子身邊,教師們收獲成就感的同時,每個人心里的那根弦也是緊繃的。不過,他們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康復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希望他們像正常孩子一樣讀書,從而回歸主流社會。如今,他們正期待著再過兩個多月就要到來的寒假。

他們會把你當爸媽

當南方周末初次來到揚帆中心時,一個中班的小女孩抬頭喊了聲“媽媽”。長期與家人分開,孩子們的內心渴望“爸爸”“媽媽”,性格偏于女漢子的劉春陽被孩子們當成了“爸爸”。談及這些孩子的特別之處,劉春陽既心疼又驕傲:“揚帆這幫孩子好像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樣,正常孩子可能會說我喜歡你、喜歡劉老師,但是不會跟你親,這些孩子是真的會把你當家人、當爸媽。”

對于志愿者或陌生人的到來,孩子們會主動親熱地圍上去,介紹自己的名字、比劃自己新衣服上的圖案、表演音樂課上新學的節目,甚至分享原本是自己吃的零食。也許他們說的每個字難以被人聽懂,但是他們熱情的表達、對陌生人天然的信任,是一種從未受過傷害的孩子才有的可愛。

曾到訪過揚帆中心的北京聽力協會會長萬敏告訴南方周末:“當時揚帆中心只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