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的歸公益,資本的歸資本 民辦教育改走新路

“義務教育的屬性決定了其不適合由營利性的民辦學校來實施,否則就有可能影響義務教育政府責任的落實,影響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甚至會加重人民群眾的負擔?!?/blockquote>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民辦教育的投資圈中,初中和小學一直是一塊很難割舍的“大肥肉”。幼兒園規模太小,要做成連鎖才有效應,而高中又有刺刀見紅的高考,并且公辦學校優勢更明顯,高校的投資門檻又太高。圖為吉林省吉林市的一所民辦學校里,學生們在準備小升初面談。(視覺中國/圖)

“各個地方對民辦教育的歧視還是很明顯的,我們要比公辦學校努力很多倍才能夠生存下來”。

按照英美等國的經驗,義務教育階段的私立學校也基本上是非營利的。

“義務教育的屬性決定了其不適合由營利性的民辦學校來實施,否則就有可能影響義務教育政府責任的落實,影響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甚至會加重人民群眾的負擔。”

2016年11月7日中午,謝鼎新原本捧在手里的香餑餑,突然成了燙手的山芋。

當時他和投資伙伴正吃著火鍋聊著天,沒想到對方看了看手機,飯局的氛圍突然凝重了起來,對他說,“我正式通知你,這個項目我不參加了,原來的本金也要收回來”。

正是在當天中午11點,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以124票贊成、7票反對、24票棄權,通過了關于修改民辦教育促進法(簡稱“民促法”)的決定。正是看到了這則消息,原本打算入伙的投資伙伴當場打了退堂鼓。

原因很簡單:修改后的民促法規定,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但是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

謝鼎新打算投資的學校,正好屬于義務教育階段。而禁止營利,意味著“投進去的錢就再也拿不回來了”,謝鼎新有些無奈。

但除去謝鼎新這類初中小學的舉辦人,本次修法后所有的民辦教育舉辦人,都必須在“營利還是非營利”當中做出選擇,再也沒有了中間地帶。

名義上非營利事實上拿回報

過去的13年里,不少類似謝鼎新這樣的投資者進入民辦教育領域,吸引他們的是其中存在的營利空間——2003年實施的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學校在扣除辦學成本、預留發展基金以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其他的必需費用后,出資人可以從辦學結余中取得合理回報,取得合理回報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按照教育部門2015年度的統計,我國16.3萬所民辦學校中,大約有1萬所民辦小學和初中。從公開統計看,這1萬所民辦小學和初中里,提出營利要求和回報的學校不到10%,約為1000所。

謝鼎新創辦的學校也在這1000所之外,屬于不要求回報的90%,但事實上,他每年都能從學校的盈余中拿回一筆不小的回報。

主要原因是,“如果選擇要求合理回報,可能很多優惠政策就享受不到了”,因此當初登記時,謝鼎新就選擇了不要求合理回報。不過,這并不影響股東們的分紅,因為教育部門對民辦學校的財務監管幾乎處于缺位的狀態。

“你聽說過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