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茅臺的跨洋之旅 · 百年佳話

101年前,作坊式生產的茅臺酒產量僅十余噸。自從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那驚世的一摔,經過一世紀的風風雨雨,茅臺人不斷繼承與創新,不斷追求卓越,從昔日的小作坊,發展成為中國白酒的龍頭企業,擁有員工30000余人,年銷售額達65.6億美元,總資產近60億美元,品牌價值達180億美元,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酒。

大約兩周前,美國迎來了冬令時。除了偶爾的絲絲涼風,相對于“美麗凍人”的東海岸而言,舊金山的冬天可謂溫暖可人。但天色確是黑得快,只看六點不到,太陽已不知影蹤。

到了這個點兒,以姜黃為主色、羅馬式建筑為風格的舊金山藝術宮平日里本該閉館,這天卻燈火璀璨。濃濃的中國風歌曲在大廳里循環飄蕩,盛裝出席的女士中不乏身著復古妖嬈的旗袍者,再配之以神秘、火熱的紅色幕布。

很明顯,這是中國來客人了。

進去轉一圈發現,熙熙攘攘的賓客圍著展示區數百個款式各異、分別代表不同地域、不同主題的酒瓶子參觀、拍照,世界城市系列、生肖系列、中國各民族系列……踱步到80年、50年陳年酒的檔區,總能聽見“哇哇”的驚嘆聲。

是的,遠道而來的“客人”不是人,而是酒。

“她”漂洋過海而來,從兩萬多里外的中國西南某省,一處三山環抱的河谷地帶。此時此刻,那里的河水剛剛褪去雨季才有的獨特紅色,變得清澈見底。而一種此地獨有的紅色農作物,亦迎來了豐收的季節。39歲的工人趙產懷和他的另外13名工友一起,正迎來全年最繁忙也是最重要的時刻。他們需要把那收割來的紅色作物進行碾磨,而后注入當地的母親河水進行蒸餾并發酵,據說這樣的過程需要反反復復八九次,以及永遠不嫌太長的等待,才能成就舊金山藝術宮賓客手中那杯與姜汁啤酒相遇結合后的雞尾酒。而車間里,那一個又一個高聳的紅色小山堆毫不掩飾地透露了趙產懷工作的挑戰性。像趙產懷這樣的員工在茅臺還有成千上萬……

其實,這并不是“她”第一次造訪舊金山。“她”和這座美國西海岸海濱城的第一次相遇,發生在整整101年前。

“我們所處的是一座有著重大歷史意義的建筑。有些朋友可能沒來過這里,我們是在舊金山藝術宮——這所建筑是101年前為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的召開而設計建造的。由于它的存在,這也成為了一場有著特殊意義的慶典。”舊金山市長李孟賢在隨后的開場演講中說道。

李孟賢所言的特殊意義在于,1915年,就在這所藝術宮里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從中國西南大山中走出來的“她”因為意外地“摔了一個跟頭”,香氣四溢,驚艷全場,而一舉奪得金獎。

此后,“她”從產量僅十余噸的小作坊里走出,成為內政外交場合上不可或缺的中國“國酒”,成為全世界市值第一的名酒。

難怪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副總領事任發強情不自禁地感慨:“世界上有幾家企業能像茅臺一樣,在時隔101年后還能重回舊金山(當年的競技場)。”

茅臺邁向世界的最初起點

茅臺將在舊金山常設茅臺文化或運管推廣機構,并以此為跳板輻射整個北美市場,增加茅臺銷量,推動茅臺在西方世界的認知度和品牌影響力,在中美之間搭建一座酒文化交流的橋梁。

對于茅臺來說,那是永遠無法忘懷的9個月。

1915年2月,一場屬于電氣時代最大規模的國際博覽會選址舊金山,浩浩蕩蕩拉開帷幕。據說參展單位超過了20萬家,而參觀者則累計1800萬名。

從中國小鎮茅臺遠道而來的茅臺酒,像怯生生的小孩,走進了這個放在今日也是屈指可數的超大盛會。

彼時,“她”的裝扮樸實得不能再樸實——深褐色的土陶罐,以至于,眼看會期就要結束了,“土里土氣”的茅臺仍然無人問津。

直到一名來自中國代表團的官員“意外”將土罐打碎,醇厚的酒香溢滿整個展廳,才讓茅臺酒脫穎而出并一舉榮獲博覽會的金獎。

據民國楊兆麟、趙愷、楊恩元等人編纂的《續遵義府志》記載:茅臺酒,……往年攜赴巴拿馬賽會,得金牌獎,固不特黔人珍之矣。據《不列顛百科全書》記載:……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茅臺春”和“茅臺燒春”獲得金質獎(來源為國際中文版,1999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十卷456頁)。繼巴拿馬獲獎并享有盛譽后,茅臺又在1916年美國南加州圣迭戈召開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再次獲得金獎并被評為“世界名酒”,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蘇格蘭威士忌并稱為世界三大蒸餾酒。

夜里臨近七點,隨著舊金山市長李孟賢的到來,整個活動會場更加熱鬧起來。

幾天前,這個國家剛剛結束一場舉世矚目的大選,作為傳統民主黨陣地之一的舊金山市,免不了有反對的聲音。

盡管如此,公務繁忙的李孟賢還是來到活動現場。

一年前,茅臺回到舊金山,找尋100年前的記憶,時任舊金山市市長的李孟賢贈以厚禮:他宣布,將2015年11月12日定為舊金山的“貴州茅臺日”,以勉勵這家企業為舊金山豐富的歷史文化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整整一年后,茅臺又來到舊金山,舉行“茅臺日”一周年慶典。特殊之處在于,今年特意選擇舊金山藝術宮(萬國博覽會舊址)作為周年日活動場所,用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的話說,是為聲明舊金山是茅臺邁向世界的最初起點。

作為舊金山市首位華裔市長,李孟賢早早就與茅臺結緣。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正值中美兩國關系轉暖期。二十出頭的李孟賢作為交換生,回到自己的祖籍所在地廣東臺山,第一次品嘗到了茅臺——“我喜歡它的味道”?;蛟S對于當時年紀尚小的青年李孟賢來說,那種好“味道”的印象已不止于淺嘗了中國“國酒”的滋味,更重要的是初見了父輩的故鄉。

“我一直覺得貴州茅臺不只是一種烈酒,而是許多美好事物的象征。”李孟賢對南方周末說?;蛟S在他看來,茅臺的軌跡也象征著華人在舊金山乃至整個美國的奮斗軌跡。

李孟賢的父親出生于臺山,母親出生于廣州,作為二代華人的他自小成長于舊金山。他的舊金山記憶,深深地與華人在這座城市的成長分不開。

在19世紀,大約早于茅臺50年,一批來自中國的淘金者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尋出路,舊金山恰恰是這些拓荒者的“第一站”。以舊金山為起點,這批拓荒者灑下的汗水和血淚,一滴滴匯聚成后來成為美國強大經濟命脈的太平洋鐵路??梢韵胍?,50年后,在舊金山生根發芽的中國人在萬國博覽會上見到祖國來的“茅臺”酒,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至今,舊金山仍然是全美華人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80萬人口中,華裔就占了20萬。

“舊金山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這是茅臺在美國西岸眺望世界的最佳位置。”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副總領事任發強說,舊金山比起美國很多地方,要更加開放、包容和自由,茅臺選擇這里作為進軍美國市場的第一步,是明智的。

當晚,茅臺集團與舊金山對華辦公室簽署合作備忘錄。據透露,茅臺將在舊金山常設茅臺文化或運管推廣機構,并以此為跳板輻射整個北美市場,增加茅臺銷量,推動茅臺在西方世界的認知度和品牌影響力,在中美之間搭建一座酒文化交流的橋梁。

茅臺鶴立“酒”群的“標配”

雖然尼爾·布什是外國人,但看起來,對高品質的酒的理解和中國人并沒什么區別——“茅臺酒品質很高,因為我(前天晚上)喝了不少茅臺,但第二天早上我卻絲毫沒有宿醉的感覺。”

年過六十的尼爾·布什是當晚的“貴客”,當天上午(2016年11月12日)才從中國飛回舊金山,晚上就趕來參加“茅臺日”一周年。這是個特別開朗善于言談的家伙。

“我的爸爸是老布什,我的哥哥是小布什,我是小小布什。”一句順溜的漢語開場白惹得全場歡笑。是的,他就是那個著名的布什家族成員。也正因為這個關系,早在41年前,“老布什”擔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期間,“小小布什”尼爾就曾到訪北京,初嘗茅臺的味道。

“剛開始喝會覺得它的口感很強烈,吞到喉嚨處火辣辣的,但是一旦習慣了就會覺得它很不錯。”尼爾·布什應該屬于美國人中對茅臺非常熟悉的。

他向筆者說起,幾天前在中國的時候,他參加了一個晚宴,生意伙伴為他帶了茅臺。雖然尼爾·布什是外國人,但看起來,對高品質的酒的理解和中國人并沒什么區別——“茅臺酒品質很高,因為我(前天晚上)喝了不少茅臺,但第二天早上我卻絲毫沒有宿醉的感覺。”

沒有宿醉感,似乎是茅臺鶴立“酒”群的“標配”。

2015年10月茅臺金獎百年慶典莫斯科站。莫斯科漢學家尤里·達夫洛夫斯基端起酒杯笑著向同桌的客人敬酒:“喝掉它,你的嘴里會有特殊的香味——伏特加可沒有這個味道。”

尤里的中文名叫司有禮,他剛出版了一本俄文圖書《奇跡中國》,書中專門用一個章節介紹貴州茅臺。他說,“這是全世界最好的烈酒。希望茅臺更多進入俄羅斯,讓我們俄羅斯男人都能喝上茅臺。”他建議,茅臺酒應該更快地走向世界,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它。

無論是飲用時的口感,還是飲后的體驗,茅臺酒的確帶給一些人獨一無二的感受。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說,這樣的特殊性源自茅臺酒本身獨特的釀造工藝。

有外國記者曾撰文稱,從茅臺熾烈的口感中可以嘗到天然質樸和甘草的味道。

這首先與當地優渥的自然條件密不可分。在貴州高原的莽莽群山之間,有一條清澈的河流匯成的河谷,茅臺酒廠位于此中。生成此河谷的“母親”河名曰赤水。俗話說,水為酒之血。赤水河水質優良,無色透明,清洌爽口,酸堿適度,成為釀造高品質白酒的天然寶物。除了神奇的天和神奇的水,還有神奇的土壤。茅臺鎮特有的紫色鈣質土,也是茅臺酒生產的重要基礎。

然而最重要的仍然是精湛的技藝。每一滴茅臺酒,從發酵到出廠,至少需要5年時間,歷經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有人說,茅臺酒能有今天,最根本源于一套恪守了千年的工藝流程——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分型貯存、勾兌存放5年后包裝出廠。

據茅臺酒廠車間主任周向友(音譯)介紹,高粱、小麥等谷物要被蒸煮多次,其間,要選出熱氣騰騰的高粱,赤腳的工人們用木頭和金屬鏟子采用傳統手工方式使其冷卻。冷卻后的高粱被重新堆成一個兩米多高的圓錐進行發酵,然后整個過程又重新來過。

周向友說:“茅臺的香氣就是在這一遍遍加熱高粱的過程中產生的,我們曾嘗試將這個過程機械化,但是產出的質量不盡如人意。只有老酒工才能憑經驗拿捏堆、收的時間。”

發酵完成后,酒曲被轉運到石塊砌成的窖坑內,以防水布和窖泥覆蓋。工作人員介紹說這種特殊的釀造技術是產生茅臺酒香味的一部分原因,因為這個過程中產生了豐富的釀酒微生物。

德里克·桑德豪斯去年在《Punch》雜志的一篇文章中說道,“與西方液態發酵、液態蒸餾不同,中國的白酒會采用固態發酵、固態蒸餾的方式。把物料從窖中取出,放入設備中蒸餾,帶有酒精的蒸汽經過冷凝后成為液體。”這樣制成的白酒其風味、香氣都與眾不同。

發酵過后,一批批的白酒需要密封至少陳化3年,不同批次不同年份的白酒經專業品酒師確定香型、味道后進行勾兌,然后重新密封入庫,等待其發酵成熟,整個過程平均花費5年,之后,茅臺酒才能裝瓶出售。

茅臺與國家命運相連

44年前,尼克松總統訪華,中國總理周恩來設宴款待,一瓶貯存了30年的茅臺酒融化了中美兩個大國長達20年的隔閡,為中美關系設定了新的航程。

“打破”才能出生機,創新才能有前途。自從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那驚世的一摔,經過一世紀的風風雨雨,茅臺人不斷繼承與創新,不斷追求卓越,從昔日的小作坊,發展成為中國白酒的龍頭企業,擁有員工30000余人,年銷售額達65.6億美元,總資產近60億美元、品牌價值達180億美元,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3大蒸餾酒。作為中國的傳統知名品牌,貴州茅臺業已躋身全球一線品牌陣營,多次在Brand Z等全球知名排行評選中入選,位列全球品牌500強行列。

101年前,作坊式生產的茅臺酒產量僅十余噸。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國家在3家私人酒坊基礎上,建立了地方國營茅臺酒廠。酒廠成立之初,茅臺酒產量僅52噸,酒廠里只有39名工人,更無從談品牌概念。

1935年,紅軍長征經過茅臺鎮,就駐扎在茅臺的酒廠里。茅臺酒廠的史料研究人員胡靜詩的奶奶曾用茅臺酒為受傷的紅軍戰士療傷。

在他出生的上世紀50年代后期,毛澤東為茅臺制定的目標是年產1萬噸酒。2003年,茅臺酒產量“夢圓萬噸”,實現了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領導人多年的夙愿。2008年,茅臺酒產量突破兩萬噸,實現了銷售百億人民幣的目標。

一杯茅臺的跨洋之旅·走向全球

而現在,茅臺酒年產量早已達到了4萬噸。

2014年,茅臺集團利潤和上繳稅收均占中國白酒行業的31%。出口額達到2億美元,占中國白酒行業出口總額的80%以上。茅臺酒在海外的經銷商已有80多家,市場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貴州茅臺”股票一直表現強勁,是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總市值在白酒行業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1990年代初,茅臺開始了從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的飛躍,隨之從單一品種向多樣化、系列化發展。

1990年代中期,中國白酒業在市場經濟浪潮中遭到重創。在這場白酒業災難中,茅臺同樣未能拔足漩渦,茅臺人留下酸楚的回憶:“從往昔的車水馬龍陷入門可羅雀的冷清。”

而1998年對茅臺是一個重大轉折——國酒茅臺真正以一個競爭者的姿態縱身躍入市場大潮,開始了異常艱難而不斷創造輝煌的搏擊。

巨大的挑戰造就茅臺巨大的成就——1998年開始,國酒茅臺實現連續14年的跨越發展,即便近幾年中國白酒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茅臺依然作為中國酒業無可爭議的龍頭企業引領行業改革轉型調整發展,依然每年實現各項主要經營指標的不斷遞增并居行業第一。

而出產茅臺的小鎮,也抓住了1978年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的最好時機與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相結合,成就了其在白酒界的王者地位。

茅臺是仁懷市的19個城鎮之一,酒業對茅臺鎮GDP的貢獻達200億元人民幣,基酒約占了當地財政收入的90%以上,同時也促進了茅臺鎮包裝和物流產業的發展。

被譽為“中國白酒之心”的茅臺鎮擁有全國近十分之一的白酒生產量,在全鎮57000人口中,有近7成的人從事或者參與到白酒的銷售和釀制工作。在茅臺鎮,據統計共有上百個小型作坊,幾乎每戶人家都參與到白酒的釀制中。

此外,茅臺酒的產量和當地的水質以及高粱的產量有緊密聯系,據資料統計,仁懷市高粱種植面積總計30萬畝。由于有機高粱對天氣的要求不高,因此減產的可能性不大,這也使得種植有機高粱的收入也比其他的農作物高。即使收成不好,茅臺酒廠也承諾會給農戶相應的補償。然而,有機高粱對土地要求較高,需要花大概3年的時間才能把種植其他農作物的土壤轉成適宜種植有機高粱的土壤。

55歲的童虎,是茅臺鎮一名有機高粱種植戶。他表示,之前普通農作物種植的收入很低,有機高粱的種植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也讓他能夠有余錢把3個孩子送入大學深造。在2014年,童虎種植有機高粱的收入是兩萬元,而且在生產旺季,茅臺酒廠還會臨時雇用他們。

可以說,這個產業養活了茅臺鎮。

另外,在茅臺酒品牌和知名度的推動下,旅游業也成為了茅臺鎮當地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而當地也提出了要把茅臺鎮建設成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發展目標。仁懷市旅游局局長丁大剛介紹說,目前茅臺鎮每年能夠吸引大約兩百萬游客,2014年,地區的旅游產值達到了4470萬元。

而自2013年起,為了更好地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當地政府已經陸續投入2350億元來實施64個旅游景點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仁懷市相關部門還制定了一系列明確規劃,其中包括建立五星級酒店、茅臺酒品鑒中心、公寓以及機場等基礎設施和場所。此外,茅臺鎮還提出要在現今已有的國酒文化城的基礎上修建一個新的白酒文化廣場,讓喜愛白酒和歷史文化的游客能夠在當地有著更深一層的文化體驗。

茅臺不僅拯救了小鎮,更與國家命運相連。

“破冰、催化、聯結”活動開始前,在被一位記者問到,可否用3個詞形容茅臺在國際上扮演的角色時,尼爾·布什說他想到的是:“破冰”——消除隔閡;“催化”——建立友誼;“聯結”——既包括了個人之間的關系,也包括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

他說得不無道理。茅臺見證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縱橫捭闔的日子,可能比現在很多人的年紀還要長。

44年前,尼克松總統訪華,中國總理周恩來設宴款待,一瓶貯存了30年的茅臺酒融化了中美兩個大國長達20年的隔閡,為中美關系設定了新的航程。茅臺還作為國禮送給了尼克松總統,成為了中美友誼的象征。6年后,鄧小平與卡特啟動了中美關系正?;M程。此后的里根、克林頓……奧巴馬,他們都曾一飲茅臺。以喜飲烈酒著稱的國度俄羅斯領導人普京更是面對媒體公開稱贊茅臺很好,有勁兒。

在很多重要的場合,它儼然已成為一枚國家的符號和名片。也有人說它是最高層次的友誼酒。

“很多美國總統都收到過作為禮物的茅臺酒:鄧小平先生向尼克松總統贈送過茅臺酒禮品;李先念主席向卡特總統贈送過茅臺酒;此后,在中美領導人的重要會晤中,茅臺也成為當然之選……”尼爾·布什細數美國歷屆總統與茅臺的因緣,最后還不忘轉達其父老布什對茅臺在促進加強中美交流中取得巨大成功的祝賀。

茅臺酒廠的史料研究人員胡靜詩說:“茅臺是國酒,其命運和國家緊密相連,國家興則茅臺興。”

“茅臺酒應該走向全球”

茅臺酒海外市場直接發貨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達到53個,茅臺酒海外銷售區域覆蓋了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這五大洲的有稅市場及重要口岸的免稅市場,海外市場的銷售網絡布局日趨完善。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進入市場經濟以來,中國白酒行業已經經歷3次拐點,第一次是1989年至1997年,第二次是2007年,而當下則是第三次。

自2012年12月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政府倡導勤儉節約、廉潔從政,茅臺等白酒傳統依賴的公務消費模式受到巨大沖擊,加之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茅臺鎮的白酒銷量持續下滑,這也導致茅臺鎮的GDP產值從2011年228億元下降到2012年的224億元。

31歲的經銷商鄧毅表示,在茅臺鎮一共有大大小小的白酒企業七百余家,受政策和大環境的影響,銷量基本都在下滑。

與此相對應的,是茅臺從高檔消費向大眾消費的策略調整,以及一系列高調跨出國門的舉動。過去一年,茅臺先后奔走于香港、莫斯科、米蘭、舊金山,舉辦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百年海外慶典活動。

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說:“茅臺酒應該走向全球,為世界人民共飲。”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茅臺酒出口額首次突破2億美元。而2015年,是茅臺酒出口跨過2億美元大關后的第一年。今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出口茅臺酒及系列酒958.27噸,比去年同期增加27.5%,其中,53度茅臺酒942.93噸、年份酒5.74噸;實現出口創匯1.7235億美元,同比增加23.2%,完成全年出口計劃的78.34%。

據貴州茅臺進出口公司統計,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共有80余家海外經銷商加入茅臺的海外營銷網絡。近年來,茅臺進出口公司目光對準有實力和網絡的國際經銷商,收到良好效果。以2015年為例,貴州茅臺共發展了西班牙、瑞士、拉脫維亞、格魯吉亞、愛爾蘭5家新經銷商。今年前三季度,這5家經銷商已經發貨50.8噸,創匯金額863.1萬美元,占目前總創匯金額的5.00%。

海外銷售數字快速增長的背后是茅臺的創新與變革。

早在2005年,與全球免稅店渠道經營商法國卡慕公司合作,“借船出海”入駐三十多個國家、六十多個國際機場的三百多個免稅店;2013年5月,茅臺收購了久負盛名的法國波爾多?,斁魄f。

迄今,茅臺酒海外市場直接發貨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達到53個,茅臺酒海外銷售區域覆蓋了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這5大洲的有稅市場及重要口岸的免稅市場,海外市場的銷售網絡布局日趨完善。

茅臺酒在俄羅斯的經銷商西納公司董事長趙衛星說,以往每年銷售茅臺酒在2000箱左右,今年預計銷量增加1000箱。

“未來的銷售目標是每年增長20%,到2020年時,茅臺酒在俄羅斯市場年銷售量有望達到1萬箱。”趙衛星說。

此外,“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對“走出去”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變革要求。貴州茅臺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安懷倫介紹,茅臺摒棄過去早期簡單的店面坐攤式營銷,轉而發揮Facebook、網站、微信等社交平臺作用,與顧客近距離互動溝通。

2015年11月4日,貴州茅臺海外經銷商年度會議在廣州舉行。與往年不同,這次會議的傳播除了傳統媒介渠道,還通過Facebook(臉書)、Link in(領英)以及微信平臺向全球直播。

在法國,當地茅臺酒經銷商注重媒體宣傳,也高度重視Facebook、網站、微信等社交平臺的渠道作用,及時發布產品信息、活動內容和法國媒體報道、用戶體驗,與顧客進行近距離互動溝通,通過中國傳統節日和黃金周假期等利好機會,向主流社會、本地華人、來法中國游客推薦茅臺產品,如今,更多的法國人都知道在什么渠道可以買到貨真價實的茅臺酒。

率先牽手海外主流社交平臺,著力以“智慧營銷”的方式來打造并維護茅臺這一國際化品牌,成為2015年茅臺海外營銷的一大亮點,并在國內白酒品牌中持續領先。

據介紹,貴州茅臺Facebook主頁剛開設的前5個多月來,粉絲數已從最初的個位數增長到今天的近3萬人,平均每月增長5000人以上。

在貴州茅臺Facebook的主頁上,設立了茅臺酒產品展示、茅臺全球服務、茅臺百年金獎紀念、茅臺歷史里程碑等7大活動專頁。其中茅臺歷史里程碑功能區按時間為序,整理展示了一百多條圖文并茂的茅臺歷史大事記。對于西方消費人群而言,通過他們熟悉的社交渠道了解中國最有代表性的白酒文化、質量與口感,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溝通與傳播的障礙。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認為,目前,白酒行業發展平穩,正處在一個筑底期,行業內部結構處于深度重構階段。“十三五”期間,行業內部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企業兼并重組將會在一定規模下開展,白酒產品結構也將作出創新調整。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拓展國際市場已成為中國高端白酒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一位白酒行業分析師說。

在茅臺日周年慶典上致辭時,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說,“與101年前我們來到舊金山時的弱小相對照,茅臺今天已經成長為不折不扣的巨無霸企業。”

業界相關人士評論說,隨著貴州茅臺的國際化戰略的快速實施,不僅令茅臺酒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獲得較大幅度的提升,更為茅臺酒的未來培養了更廣泛、更年輕、更多元的消費人群,使得貴州茅臺集團矩陣,由此邁入國內、國際兩大市場“雙輪驅動”的增長階段。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茅臺酒海外終端消費群體局限于華人華僑、中資機構等傳統消費圈,在各國主流消費群體發展緩慢,不僅面臨中外飲酒口味差異的障礙,更面臨陌生的市場環境,缺乏有針對性“講故事”的營銷策略。

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挑戰,往往伴生著生活習慣、飲食方式以及社交形式等諸多差異所帶來的綜合性障礙。

如今,作為全美銷量第一的威士忌,在中國許多酒吧里點一杯杰克丹尼兌可樂并不是一件難事,而西方國家卻依然難見茅臺酒的身影。

不僅是茅臺,中國白酒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整體能力偏弱。據統計,2014年,中國白酒產量占世界烈性酒生產量的37.5%,但在海外的市場份額卻不足千分之八。

對于這個現象,一部分人認為是酒精含量過高和口感問題。

“比如說,龍舌蘭原產于墨西哥,但現在在美國任何一個酒吧,你都能點一杯龍舌蘭。我想茅臺也想要變成這樣。但因為茅臺是高度酒,它的口感太過強烈,所以在我看來,或許茅臺可以嘗試降低酒精度,并適當根據西方的飲酒文化改良自己的產品。就像我現在手中這杯茅臺雞尾酒一樣。”尼爾·布什拿著活動現場特制的茅臺雞尾酒對筆者說道。

眾所周知,茅臺最有名的產品是53度的高度白酒,這個酒精含量對于絕大多數海外國家的飲酒習慣而言,是過高的。

在茅臺日一周年活動上,茅臺主辦方別出心裁地將茅臺與朗姆酒、啤酒、果汁等搭配,調成酒精度更低的雞尾酒,供到場賓客品嘗。

其中一款雞尾酒用姜汁啤酒中和了53度茅臺的烈性,一些賓客表示,喝到嘴邊沒有火辣辣之感。

2016年,世界經濟危機的陰影仍然存在。但茅臺成長的光澤卻越來越耀眼:過去10個月時間,我們不止在中國市場全面回暖,在海外市場也全線飄紅,1-9月份茅臺酒出口營收增幅高達49.84%,海外市場已覆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酒類產品中,茅臺酒的銷售額為全球第一。貴州茅臺的利潤,占了中國白酒行業利潤總額的47%,貴州茅臺股票的市值也突破600億美元,占中國白酒上市企業總市值的45%。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