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應該是強勢貨幣”

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走勢?中國政府該采取怎樣的匯率政策?中國人該不該將人民幣置換成美元資產?

責任編輯:馮禹丁 肖華

2015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貶值幅度已達到10%,引起社會各界的空前關注。

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走勢?中國政府該采取怎樣的匯率政策?中國人該不該將人民幣置換成美元資產?圍繞這些焦點問題,11月17日-18日,多位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在“《財經》年會2017”上進行了熱烈討論。

南方周末記者特摘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里曼經濟學講席教授李稻葵,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姚余棟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黃曉龍的觀點,以饗讀者。

姚余棟:不要賭人民幣持續貶值

人民幣經過“8·11”匯改,機制是非常完備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兼備。目前人民幣的貶值跟美元走強基本一致,因為我們是參考一攬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體系,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自動貶值這是正常的。美元指數是脆弱的強勢,差不多到頂了,人民幣不會持久貶值的,如果再有英鎊和日元的反彈,人民幣會升值。所以,不要賭人民幣會持續貶值,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人民幣已經是SDR的籃子貨幣,它的國際貨幣屬性會越來越增強,事實上國際上配置人民幣資產的越來越多,是全球的安全資產。

我和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的幾位同志做了一些研究,主要是對全球流動性的研究,流動性的供給是不足的,最終會陷入一個流動性不足的陷阱。如果流動性不足的陷阱出現,就會出現大宗商品跌,全球貿易萎縮,全球都面臨著價格下行的風險,美國也很難自己出現高通脹,這是一個基本的邏輯。短期美聯儲還會加息,只是加息的節奏還難預計。加起來以后,會讓全球承壓,全球進入新平衡時代,日本經濟跌入了老齡化陷阱,歐元區受到脫歐的困擾,難以見到改革成效,新興市場也比較困難。而中國經濟供給側改革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5%到7%的增長速度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我預測將來全球經濟的新“三駕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