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中國教育呼喚一場“結構大改”
這場結構大改的核心內容之一,是開放辦學,讓社會資本與教育人才可以順暢進入教育場域,廣設優質大學與中學。
責任編輯:呂宗恕 蘇永通
作為“愛恨培優班”的學而思現象,是好得很,還是糟得很?答案很可能尖銳分歧。
從適應應試教育角度,部分家長的答案是“好得很”。它以重構教材、瘋狂奧數、大強度知識訓練等內容,以小班教學、分級就讀等方式,提升了學生的應試能力,幫助焦慮的家長實現“高分—名校—成功人生”的邏輯鏈。
從理想教育角度,答案卻很可能是“糟得很”。它輕視學生的好奇心、批判思維與人格養成,以及正經歷巨變的現實社會對人類的真實挑戰,而只顧埋頭于套裝知識的灌輸式汲取。瘋狂補習現象,活生生地上演著中國教育領域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