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育:長啥樣?怎么做?中國教育的另一種探索

現在有點見識與理想的教育者也憋屈,不少人知道什么教育對孩子好,什么是對孩子的傷害,但大家中了魔咒一般!不只一位老師跟我說,“好歸好,整歸整”。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侯翔宇

把課堂從教室移到植物園里,孩子們學得很專心。(視覺中國/圖)

現在有點見識與理想的教育者也憋屈,不少人知道什么教育對孩子好,什么是對孩子的傷害,但大家中了魔咒一般!不只一位老師跟我說,“好歸好,整歸整”。

為什么青少年網癮那么厲害?因為孩子們的生命與現實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被割斷了,他們只能在這些虛擬的世界中尋找安慰,發泄情緒。但成人世界給予了他們什么幫助?

周四下午,成都華德福學校有教師大會。事實上,全球上千所華德福學校都有周四大會。七年級老師帶大家做“探險與發現”課程的一個游戲:每四個老師組成一個小組,前面三個人都戴上黑色眼罩,只有最后一個人眼睛睜著,這個游戲,就是讓每一組“毛毛蟲探險隊”像人類“大發現時代”向外面探索,甚至搶奪地上的紅氣球代表的寶藏。

“貪婪”的人們中,只有最后那個人(貪婪者常把眼睛掛在腦后)做肢體指揮,不能用言語。主導者一聲令下,大家就忙乎開了。“能見者”傳遞的指令是滯后的,“搗亂者”目的各異,“忙乎者”一陣瞎忙后所得有限,只引得旁觀者狂笑不止。

這一幕,頗似我們的教育。各方忙亂地行動著,真正的目標卻很模糊,“能見者”干著急,帶著大量利益訴求的機構或個人卻在各個環節成為教育真改革的“攪局者”。孩子、家長、學校、社會,被裹挾著跌跌撞撞地走向不確定的未來。

中國應試教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系統化、工具化、細密化。全國上下一張網,幾套題;考試類型,答題技巧;要特長抓特長、要考點捉考點;老師教、學生學、補習班補;產、供、銷、宣,一條龍。一位從南京來的同事(原為當地重點中學理科老師,成功送走好幾輪高三)說,現在幫孩子準備高考已經不大可能,因為離開三四年,疏于“戰陣”了。

考試選拔本無可厚非,但妖魔化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問題就嚴重了。究竟什么樣的教育是好教育?怎么才能從根本上避免應試教育的弊端?

教育的目標要“終極化”

“士先志,不足以啟其志者,勿教焉可也。尊其所聞則高明,行其所知則光大,不足以致高明光大者,勿學焉可也。”章太炎在《救學敝論》中提到教學的目的是致“高明”“光大”,他認為凡是不能致“高明”“光大”的東西都不能給孩子,而當時的教育與學者,都心向“側詭之道”“內不充實”“頗有謏聞”——旁門左道、沒有內在、貪圖小名。

我贊同先賢的觀點,教育關乎三個層次:道、心、術。

其一在道。“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說卦》)。大地運作,宇宙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