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融入戰略 伊利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獲雙料大獎

為推進社會責任創新建設、推動社會責任在中國社會的發展,12月2日,由新華網主辦的 “2016中國社會責任公益盛典暨《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鑒(2016)》發布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辦。有“乳業社會責任領袖”之稱的伊利集團,先后榮獲“2016 中國社會責任杰出企業獎”和“2016中國優秀社會責任報告獎”,成為當天唯一同時榮獲兩項大獎的企業。與此同時,在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16企業公民論壇上,伊利集團則榮獲“2016年第十三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評選年度綜合大獎”。

業內專家表示,伊利的社會責任收到多方的認可,不僅因為伊利多年來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更是因為伊利將社會責任和自身發展形成共鳴,把社會責任內化為企業戰略,讓責任成為企業的基因。

據了解,伊利集團從十多年前開始,就逐漸摸索踐行社會責任體系,并在中國乳業企業社會責任方面開創了3個第一:第一個完整的健康中國社會責任體系、第一個社會責任應急預案、行業內第一份企業公民報告。而在今年,更將健康中國責任體系的內涵進行了升級,從企業愿景分解,包括了“為世界提供最優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引領全球行業發展”、“倡導人類健康生活方式”和“善盡社會責任”四大層面,可以說真正實現了企業社會價值的共創,有效保障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可持續發展。

而說到可持續發展,就不得不提伊利在業內首倡的“綠色產業鏈”發展理念——倡導由領軍企業向整個行業全面延伸綠色理念,確立綠色標準,生產綠色產品,推動產業鏈上的所有環節實現共同的可持續綠色發展。

一方面,伊利從自身做起,不但自己采用清潔的生產工藝——在行業內率先開展全面碳排查,自建污水處理廠,綜合利用沼氣進行發電等;另一方面,伊利堅持將環保理念傳遞給整個產業鏈,從制度上提出明確要求,優先選用注重環境保護的合作伙伴,如乳品的紙質包裝原料都必須來自經過認證、生態管理良好的人工森林,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潘剛認為,企業的第一社會責任,應該是成為“品質企業”,即以品質為信條,在發展過程中始終把品質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企業。而綠色可持續發展正是這種品質的內涵表現之一。

更難能可貴的是,伊利不僅在帶動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同時還在促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作為行業龍頭,伊利始終發揮著領袖企業作用, 不僅探索出以“核心企業承擔實質性風險責任”的產融結合模式,成立“產業鏈金融中心”,幫助合作伙伴降低經營風險、解決融資困局;同時成立“牧場合作伙伴發展學院”、“供應商發展學院”和“經銷商發展學院”,全方位幫助產業鏈伙伴成長;通過資金、知識、人力的精準扶持,全方位實現到戶、到點、到位,有效促進了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伊利執行總裁張劍秋在會上表示,伊利快速發展的這些年,逐步實現了經營性和公益性的統一。在2016年,在國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導下,伊利進一步升級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將踐行社會責任全面融匯于企業發展的戰略體系當中,實現企業基業常青和可持續發展。

在古代漢語中,伊是“她”的意思,引申為你、我、他、大家,伊利就是讓大家得利,伊利集團就是為了大家的利益而生存發展的。正是有著這樣的責任使命和共贏基因,伊利通過帶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實際也開拓了伊利自身的發展空間。一如伊利執行總裁張劍秋在會上所說的,我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也反向推動了伊利自身的蓬勃發展,形成了互動共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