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與陀思妥耶夫斯基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陀思妥耶夫斯基給予我的比任何科學家都多,比高斯還要多。這話究竟該怎樣理解呢?

責任編輯:朱力遠

愛因斯坦(左)對將陀思妥耶夫斯基(右)視為宗教作家的觀點未予否定,認為陀氏的寫作目的只是清晰地展示精神世界的神秘,而非解決苦難問題。(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陀思妥耶夫斯基給予我的比任何科學家都多,比高斯還要多。這話究竟該怎樣理解呢?

前些天我在微博上以“不是王子,勝似王子”為題發了一幅“數學王子”高斯的相片,并感慨了一句“時常覺得,生活在這樣的人物之后,欣賞他的智慧,是一種榮幸”。在有關那條微博的討論中,有讀者因高斯而聯系到愛因斯坦,并引了后者的一句話:“陀思妥耶夫斯基給予我的比任何科學家都多,比高斯還要多。”

眾所周知,高斯是黎曼的老師,也是包括黎曼幾何在內的微分幾何的先驅,而黎曼幾何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數學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講,高斯給予愛因斯坦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但愛因斯坦卻宣稱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給予他的比任何科學家都多,甚至指名道姓地令高斯“躺槍”,這實在是很出人意料的。

牽強附會的解讀

愛因斯坦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呢?本文就圍繞這一問題來略談一點歷史。

愛因斯坦這句話不僅令普通讀者好奇,對崇尚國家榮譽的蘇聯學者更是莫大的召喚,曾吸引他們做出大量努力,試圖解讀愛因斯坦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關系。我們先從他們的努力說起。

蘇聯學者的解讀結果是什么呢?我們不妨羅列一些,比如解讀之一是愛因斯坦與陀思妥耶夫斯基都致力于尋找宇宙和諧;解讀之二是愛因斯坦與陀思妥耶夫斯基探索世界的視角都是非正統的,都在悖理和正常之間尋找關聯;解讀之三則干脆將愛因斯坦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關系模式化為:沒有一種健全的科學不帶詩意,沒有一種健全的詩歌不含科學。很明顯,這些解讀全都有大而無當的特點,既難作過硬的論證,也很難具體地反駁。蘇聯研究專家武辛尼奇在《愛因斯坦與蘇聯意識形態》一書中將這些解讀很貼切地稱為“依靠臆想多過邏輯”的“印象派陳述”。

當然,比“印象派陳述”更具體的解讀也并非沒有,比如&mda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