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陳水扁
他擅長權術,足謀多智,從三級佃農之子,搖身掌控八年臺灣命脈;他權力來得太快,又個性逞強,有著政治青春期的好勝和斗狠、逆反心理;他的身上,打滿了臺灣八年的風雨記憶。
陳水扁 向春/圖
凱達格蘭,激情廣場
5月20日,如果沒有意外,陳水扁將搬出“總統府”。在那里,他已經待了近八年。
八年,臺灣這片已經充分民主,但又屬于非常態民主的土地,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他并不甘(或許是不敢)放下手中的權力。3月19日,在重返2004年槍擊案現場時,他說,他不會交棒給一個“綠卡總統”,但第二天旋即改口。美國的施壓、民主體制時間一到就得走人的游戲規則,讓他無法戀棧。
“總統府”前不遠處就是凱達格蘭大道。這里一頭連著位于中山南路的前國民黨中央黨部,一頭連著原名“介壽館”的“總統府”,它本是國民黨連接兩大權力樞紐、使黨政合二為一的最短直線距離。但自從2000年以來,兩大樞紐相繼易手,“總統府”被陳水扁入??;為了顯示徹底的“洗心革面”,2005年馬英九擔任黨主席后,國民黨中央黨部已被挪出來作為公益場所。
而凱達格蘭,也從權力的通途,變為國民黨人多次示威、集會的廣場。街頭政治,對于洋裝革履、久居廟堂的國民黨人是陌生的。在李登輝下臺前,黑金與政治的共生結構,使他們習慣于密室內的私相授受,而非票箱檢驗;長期掌握政權,也使他們不知道怎樣與選民打交道。
國民黨在很多地方需要向對手學習,最好的老師就是陳水扁。以三級佃農之子的苦出身,陳水扁凡事皆力爭第一,1970年以第一名考入臺大法律系,又以第一名從該系畢業;他曾是全臺最年輕的律師,在“立委”期間,也被媒體評比問政績效第一名;擔任臺北市長,又獲評全臺縣市長第一。
在身份上,他不僅代表著臺灣人“出頭天”的形象,更在于他善于選戰,以凌厲的攻勢、極富煽動的語言和出其不意的策略,響應選民的內心激情。
他出身律師,工于計算,一切以勝選為目的,以至能在2000年成為民進黨第一個吃到“總統”大位螃蟹的人。
民進黨教會國民黨怎么運用民主選舉法則。在凱達格蘭,國民黨人慢慢學會了怎樣動員百姓,怎樣使民眾發聲,并且使“總統府”內的那個人聽到。2004年大選后,不滿于選情被兩顆子彈改變,連戰、宋楚瑜率泛藍民眾聚集抗議,使美國多日不敢貿然發賀電恭賀陳水扁再次當選,亦使陳水扁躲在府內數日噤聲。
而習慣在街頭橫沖直撞、穿著草鞋的民進黨人,這八年來也換上西裝,開始學習做“在朝者”。但這些年來,他們從不忘草根政黨的激情政治。陳水扁不忘他擅長調動民眾的拿手好戲,族群牌、悲情牌屢屢打出,這是他制勝的法寶。凱達格蘭,依然是民進黨人的根據地。朝野不在議事廳上解決問題,而常常在街頭拼人氣、爭高下。
這八年,乃是民進黨與國民黨的近身巷戰肉搏,朝野的沖突不斷。
3月23日,2008“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在面對采訪時,不小心把“上任之前”講成“如果我當選‘總統’”,不過他立即反應過來,“喔!不,我即將是‘總統’了?!?BR> 相比馬英九的反應敏捷,有論者認為,陳水扁從來沒有從“總統”候選人轉型為“國家領導人”。他依然習慣于以選舉思維治政。
而這,正是八年以來臺灣朝野沖突的一條主要根源。
“總統府”內的權力囚徒
2000年,陳水扁上臺之初,臺灣民眾曾以70%以上的支持率,期待他在施政上大有作為。他起用國民黨籍人士唐飛做“行政院長”,也未嘗不顯示政治謙卑和朝野共治的努力?!靶轮虚g路線”也一度是他所心儀的。
但一位北京的臺灣問題專家認為,2000年的民進黨并不具備執政能力,完全是因為國民黨分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實際上民進黨當時沒有做好執政的準備,也不具備全面執政的能力,倉促中就上陣了。
的確,好景不長,核四風波、以及來自黨內深綠團體的掣肘,加之黨外批評聲的刺激,他越來越回復民進黨基本路線。他本是泥地里長大、權力來得太快的孩子,有著政治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而當年蔣介石、蔣經國威權時代的憲政體制,規定了“總統”享有無上而廣泛的權力。雖然在由威權轉為民主的過程中,引入了反對黨競爭機制和選舉機制,但“超級總統”依然于法可依。幾年下來,國民黨逐漸擴張“立法院”優勢,然而“總統”的行政主導權仍舊無遠弗屆,奈何不得。
從派系林立的民進黨殺出重圍的陳水扁,早已熟稔如何運用和支配權力。在其治下,光“行政院長”,就從唐飛、張俊雄、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再到張俊雄換了六任,其他官員更是更迭頻繁。至于黨內,謝長廷、游錫堃、蘇貞昌等“天王”都一一掌控過黨機器,他本人更是每到緊急關頭,幾度兼任,實行黨政合一。
他享受著超級權力帶來的快感?!懊利悕u受刑人”世代早已主動或被動出走,以阿扁領頭的“美麗島辯護律師群”全面掌權。三位黨主席,許信良發表“同志們,我們在此分手,因為我要繼續向前走”公開信,宣布脫黨;施明德因路線與扁不一,主動退黨;林義雄在把阿扁扶上馬后,亦不管身后之事。民進黨如陳文茜所言,由所謂革命理想家年代進入庸俗政客時代,又如沈君山所言,“社會在經歷一場革命時,播種者和最后的收割者往往不是同一批人;兩者也許在激烈的革命過程當中偶然交錯、重疊,但隨后,播種者上斷頭臺,收割者俯身拾起稻穗?!?BR> 陳水扁是那個最大的收割者。但他在權力平衡上應付自如,恰恰反映出其施政機制的失靈。朝野惡斗,使得很多民生法案被耽擱,頻繁地更換行政首長,又使得很多政事難以為繼。
一位臺灣專家稱,陳水扁民主素養不足,仿佛明末李自成,坐上了江山很快就腐化。把民主理解成這種輪流坐莊,完全違背了民主政治的理念和基本價值。
最要命的,是民進黨快速掌權后的加速腐化。不僅頻出王世堅、杜正勝、謝志偉這類的政壇“活寶”,破壞政治倫理,且民進黨長期縱容這些人呆在位置上;另外,貪腐當道,更成為“扁政府”給外界的主要觀感。2005年以來,陳水扁家族爆發系列弊案:扁婿趙建銘涉及臺開內線交易案,扁妻涉及太平洋SOGO股權案,阿扁本人也涉及“國務機要案”,臺灣“第一家庭”儼然變成掘金大戶。
雖然“深綠”還可以互相抱著取暖,雖然被基本教義綁架的人群還會“含淚投票”,但喪失創黨“親民、愛鄉土”理念的民進黨,已經在幾次選舉中被泛綠和中間選民拋棄。2005年年底全臺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大??;今年元月“立委”選舉,國民黨斬獲81席,民進黨僅獲27席,泛藍掌握罷免“總統”、修“憲”之權;此次“總統”大選,謝長廷大輸馬英九221萬票,照著名政論家胡忠信的話來說,民進黨幾乎“輸到脫褲”。
據臺灣民調顯示,此次大選,四成九以上民眾認為陳水扁應為民進黨敗選負最大責任。臺灣《聯合報》就指出,“這早已超越選戰技術層次等問題?!瓊€性溫和的臺灣人讓政治天平一面倒向國民黨傾斜,恐怕只有一個結構性因素可以解釋——民眾要懲罰陳水扁?!?BR> 在臺北大學的江岷欽教授看來,“身為臺灣之子,他沒有為臺灣民眾謀求更多的經濟民生利益,只是為了民進黨的私利,采取封鎖政策,讓臺灣人民生活,平均所得停滯不前。也正因如此,臺灣的民眾這次用選票選擇了改變?!?BR> 多年來,陳水扁一度無人敢于拂其鋒,即便明知他已成票房毒藥,但民進黨天王們從來不敢大膽與其切割,因為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生結構。
只有他昔日的戰友施明德站出來,指出他是叛黨者。
2006年9月9日,施明德發動百萬人齊集凱達格蘭大道,以柔性力量展開“圍城之戰”,仿《圣經·約書亞記》“七日傾城”故事,包圍“總統府”。
站在這個“榮耀我也羞辱我的廣場”,施明德對陳水扁喊話:“從‘總統府’中警車開道,浩浩蕩蕩駛過廣場的人??!你也可以站到廣場中央,叫一次自己的名字,再叫一次!再一次!雞鳴以前,你可以叫三次?!痹凇睹裰鬟M步黨還是民主退步黨》日記中,他說:“我可以坦坦蕩蕩地告訴阿扁以及民進黨內的昔日戰友們,我準備發起一百萬的臺灣人民靜坐‘總統府’前,請阿扁下臺,因為他已經不適任‘總統’。我將運用的戰術,就是我們當年對抗國民黨的戰術……我將試探你們‘鞏固領導中心’多年后是否已經弓馬廢弛,武藝荒疏?我將逼問你們,民主進步黨還是民主進步黨嗎?在民進黨即將失去昔日驍勇的此刻,……我將號召民進黨內殘存的黨魂。我愿意事先提醒你們,我昔日的同志們,你們必須脫下西裝應戰?!?BR> 倒扁不成后自囚的施明德說:“坐在‘總統府’里的那個(陳水扁)是囚犯,自囚在房里的那個(施明德)獲得了自由?!?/P>
在堅果殼里做王
臺北市的城市布局,以忠孝路、仁義路、民權路為主干,另一大特色就是,中國沒有哪個地方,會像它一樣,擁有那么多以各省份或城市名字命名的道路。當年,蔣介石“勿忘在莒”,以所謂“復國”為后半生要務。雖偏居一隅,面對“湖南”、“陜西”等路,依然有坐擁天下之感。
而這幾年來,不停制造政治紛爭、個性逞強的陳水扁,待在“總統府”內,與蔣介石一樣,正應了《哈姆雷特》中所說的:“即便我困在堅果殼里,我仍以為自己是無限空間的國王?!?BR> 阿扁是反蔣的。2005年初“終統”后,他改“介壽館”為“總統府”,而早在1994年臺北市長任上第一年,他就改“介壽路”為凱達格蘭大道。
與蔣介石一樣,他擁有重新命名的權力。
撤除“大中至正”匾額,改“中正紀念堂”為“臺灣民主紀念館”,并且在堂內飾滿野百合,引發藍綠沖突,連“野百合學運世代”也發動靜坐,認為他玷污了野百合精神;他向軍方持續施壓,撤兩蔣陵寢衛兵;大面積拆除、銷毀蔣介石銅像,乃至“經國號”戰機亦被改為“雄鷹”,桃園中正機場改為臺灣桃園機場;“國軍”改稱“國防軍”;在去蔣化運動的鼓噪下,蔣介石官邸“草山行館”遭焚毀……
“去中國化”運動中,“中華郵政”改為“臺灣郵政”,以致某些郵路不通;將“中”字頭公司一律改為“臺”字頭公司,以致某些公司長年累積的品牌效應大打折扣;改歷史教科書,使“國父”孫中山變成“外國人”;他逢“中”必反,以至藍營“立委”沈智能質疑,其子陳致中是否要改叫“陳致臺”?
每當外界關注其弊案或施政無力時,就有政治爭議話題被拋出,以轉移目標;每逢聲勢下挫,他即用“中國人”和“臺灣人”來劃分族群,強化本土本位主義。
“當所有進步價值都消失了,‘本土牌’變成扁惟一護身符?!薄按箨懶履?、外籍配偶,都在這樣的敵我分辨下被排除了,民進黨成為狹隘的閩南沙文主義政黨?!迸_灣《聯合報》如此評論。
而陳水扁的道路更漸趨狹窄。此次“大選”,謝蘇大輸馬蕭221萬票,雖然顯示綠營基本盤還在,但抹紅、打大陸威脅牌已然失效,綠營僅守住高雄縣、屏東縣、臺南縣等5縣市。以至于有觀察人士稱,陳水扁固然曾有過不少分裂族群言行,但他8年的糟糕政績,又掩蓋了族群裂痕,以至出現綠轉藍。
而曾經有助選天王之稱的陳水扁,經2008年,被證明已真正跛腳。謝長廷避其唯恐不及,他只能在3月10日,回到他的故鄉臺南縣,用苦行的方式“走出臺灣的前途”。
他常常聲稱幫臺灣人背著十字架,但他的身后,已經追隨者日稀。
回顧其8年執政,北京一位臺灣專家認為:盡管距離人民期望很遠,但陳水扁不是一點事情沒做。比如小三通、春節包機。但后來又變了。越接近選舉越倒退,縮回去了。
此專家也指出,陳水扁對人權、法治精神還是有所堅持。臺獨基本教義派甚至想定這樣一種法律,限制外省出生的人選總統。但陳水扁說這不是民主。對白色恐怖期受迫害的人給予賠償,包括“二二八”事件,陳水扁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這次選舉的最大意義,就是告別陳水扁時代——將價值的錯亂,將粗鄙的言行,將不能飲水思源的、國際眼光缺乏的、封鎖政策的、意識形態的陳水扁隔絕在歷史的記錄里面?!苯簹J教授說,“他變成了一段歷史,這8年的歷史里,他的名字永遠存在?!?BR> 3月22日,沉默的一夜。陳水扁沒有出來面對媒體。而外界卻很熱鬧,待他卸任后,將面臨“最高檢”重啟“國務機要費用案”庭訊。喪失刑事豁免權的他,將去往何方?
沒人能夠肯定地判斷他的去處。
去年,他在高雄花費3600萬新臺幣購置“皇苑人文首璽”豪宅。那處豪宅的門牌號,正是228。他是否依然要把自己的后半生,用“二二八事件”的悲情所包裹,才有了安全感?“人文首璽”豪宅附近有左營軍港海軍航空基地、壽山軍區、裝甲部隊和空防部隊,一旦緊急,他從家中密道直通頂樓只需30秒鐘,并可搭乘MID500反潛機至左營軍港或壽山軍區逃命。
但從法理上來看,他有可能會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