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陳欺凌”與他人認定同樣重要
目前國內學術界對欺凌的認識還非?;靵y,原因在于這個領域的研究還沒有真正展開。目前許多學者說出的定義都是外國的,包括我認為的界定也是國外文獻的綜述。
責任編輯:劉斌
目前國內學術界對欺凌的認識還非?;靵y,原因在于這個領域的研究還沒有真正展開。目前許多學者說出的定義都是外國的,包括我認為的界定也是國外文獻的綜述。
在學術界,欺凌有自陳欺凌這樣一個概念,指的是從孩子自己的陳述角度認定自己被欺凌,即孩子本身認定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受到傷害。日本教育界對待欺凌的認識早期接受的是歐美的概念,即力量不均衡、造成身心傷害以及重復性。2006年日本文部科學省進行了概念修訂,核心是將欺凌的認定修訂為學生自陳,即如果孩子自己認定被欺凌,就將他劃定在欺凌范圍內。我比較認可這種做法,這也符合欺凌救助的實際目的。因為被欺凌者會在心理和人格上烙下某種傷痕,甚至永久性傷害,而永久性傷害很難得到修補。
校園欺凌并非新問題,我國校園欺凌事件上世紀90年代也有報道,西方國家三十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