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華晨寶馬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
一個人或一個企業,做善事容易,做公益難,帶領更多的人一起來做公益,并且形成一種公益文化,做到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更是難上加難。而寶馬作為全球豪華汽車市場的領導者,不僅堅持模式創新助力社會治理,同時關注技藝的傳承與可持續發展,更是積極探索和推動未來出行方式解決方案,將企業的慈善事業逐步走向專業化道路。
12月13日,由BMW主辦的“未來共創,悅譜責任藍圖——2016 BMW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沈陽成功舉辦?!度A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2015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發布《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2015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2015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分別從經濟、環境、社會貢獻等方面作出詳細披露:
經濟方面,截至2015年底,華晨寶馬連續十年位列沈陽市納稅第一大戶,當年納稅額超130億元人民幣。同時,華晨寶馬向社會提供了1.6萬個高品質的就業機會,就業崗位較上一年增長了8.6%。這一數字的增長,得益于華晨寶馬持續加大在華的投資規模。
環境方面,2015年,華晨寶馬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進一步降至6.95升/百公里(2014:7.06升/百公里),連續第二年位列中國乘用車生產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達標率榜首。華晨寶馬單位產品能源消耗再創新低,達到1.66兆瓦時/單位產品,這也是國內汽車生產企業披露最透明、最詳盡的單位能源消耗數據。在這些數據背后,是華晨寶馬負責任的生產態度。
社會貢獻方面,作為中國社會優秀的企業公民,在寶馬集團百年之際,BMW在中國再次升級了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從慈善捐助性公益升級為企業社會創新。升級后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重點關注兩大領域:第一,推動社會發展,共享發展成果;第二,推動安全出行與可持續發展,以切實行動參與中國的創新社會治理。
在這一全新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指導下,2016年,“BMW中國文化之旅”十年之際全面創新,完美詮釋了新的BMW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即“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依托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聯合發起成立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遺保護創新基地”,資助具有學習需求和發展潛力的非遺傳承人進入清華美院進行研修,幫助非遺融入現代生活。
非遺傳承人走進清華美院課堂
“BMW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今年迎來第十二年,不僅在內容上更聚焦兒童交通安全領域最迫切的需求,還在沈陽建立了BMW品牌在國內的首個室內固定兒童交通安全體驗館,全年免費向公眾開放,更持續、更廣泛地惠及當地社區。“BMW未來出行青年實踐營”作為全新項目,將與青年人共同探討未來出行的責任和創新。除了這些創新型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BMW還通過寶馬愛心基金努力搭建各方長期參與愛心活動的平臺,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BMW兒童交通安全體驗館開館啟動儀式
與此同時,全新設計“BMW未來出行青年實踐營”,探索城市交通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議題,激發青年人對未來出行的責任和創新。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表示:“華晨寶馬秉承寶馬集團總部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將可持續發展貫穿全價值鏈,并將其視為在中國市場取得長期成功的關鍵因素。作為中國首家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的合資車企,我們連續三年發布《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以嚴苛的標準,高度透明地披露公司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的成績,這不僅是我們對于寶馬集團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積極響應,更是我們身為中國企業的一份子、中國社會的一員,對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的長期承諾。”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