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走進現代生活 “非遺”保護面前的困境與希望
“BMW中國文化之旅成果雙年展,非遺進清華傳承人結業作品展!”2016年12月14日,北川羌族自治縣羌繡傳承人何國良在微信朋友圈熱情地寫道。
當天,由BMW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下稱創新基地)協辦,遼寧省圖書館支持的2015-2016“BMW中國文化之旅”成果雙年展在沈陽開幕。12月14日至18日,展覽在遼寧省圖書館向公眾免費開放。
在照片里,何國良身著羌族民族服裝,在成果雙年展開幕式上與各界人士分享自己的非遺體驗。展覽呈現的,是“BMW中國文化之旅”近兩年的探訪成果。此外,2016“BMW中國文化之旅” 遴選的十位非遺傳承人,已經順利結束在“清華美院BMW非遺保護創新基地”的學習和交流,這次展覽也首次公開展示了他們的非遺創意作品。
何國良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人,為羌族服飾傳承人,正是那幸運的十位非遺傳承人之一。今年十月2016“BMW中國文化之旅”收官以來,這十位非遺傳承人在創新基地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深度研修,在技藝提升、創意設計和商業管理等多方面有所收獲。未來,他們將回到自己的文化土壤,持續為傳承非遺作出努力,幫助非遺逐漸走進現代生活。同時,創新基地這一平臺也將繼續為他們提供交流和展覽等機會。
兩個月前,何國良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在創新基地進修的照片。
“不惑已過,有幸來清華大學開始近一個月的學習與交流!住學生公寓,體驗學子生活。”10月24日,與這句話搭配的圖片中,何國良也穿著帶有民族特質的衣裳,插腰站立,跟身后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學樓合影,顯得很自豪。
在成果雙年展開幕式上,首屆“BMW Lifestyle非遺創意設計大賽”也圓滿收官,23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的優秀創意作品分別獲得了金銀銅獎和優秀獎。其中,成都蜀江錦院賴駿文的作品《寶馬雕鞍·錦繡舞》榮獲金獎。
“以往都是設計師用非遺元素做產品,這次是傳承人利用BMW元素做設計。在競賽過程中,傳承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