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這四年”之四:習近平的外交新局解決世界問題,中國不能缺席
過去四年,習近平與普京共見面20次,平均每兩個半月見一次,普京無疑是與習近平交往最為頻繁的外國領導人。
責任編輯:陸遠明 蘇木樹
過去四年,習近平與普京共見面20次,平均每兩個半月見一次,普京無疑是與習近平交往最為頻繁的外國領導人。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外交中的關鍵詞,也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精彩篇章之一。34個與中國提升伙伴關系層次的國家中,有10個國家就是“一帶一路”沿線的相關國家。
“世界上本無‘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國之間一再發生戰略誤判,就可能自己給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那也是一個最糟的時代”,用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名句,來形容當下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局勢似乎也是恰當的。
今天的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這個占世界人口近1/5,經濟總量排名第二的古老國家,通過改革開放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但同時,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也深受釣魚島爭端、南海問題、朝鮮半島局勢,以及此消彼長的所謂“中國威脅論”等等的困擾。正如習近平在2016年新年賀詞里所說的,“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
或許因為如此,習近平出訪非常頻繁。有統計顯示,習近平四年來年均出訪6次,四年累計167天,行程近52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飛行近13圈。同一時期,他在國內會見外國元首、政府首腦210多人次。
四年來,隨著“一帶一路”、亞太安全合作倡議等的推進,一張覆蓋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已經成型。至2015年,中國已同67個國家、5個地區或區域組織建立了72對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合作伙伴關系。
創新大國外交
習近平邀請奧巴馬在瀛臺一邊散步一邊交流。奧巴馬說:“今晚,我最全面、深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執政理念以及您的思想。”
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后,習近平把出訪的第一站定在了俄羅斯。
2012年,普京在總統大選中勝出后,將中國作為第一批出訪國家。習近平的首次出訪定在俄羅斯,既是一份回禮,也是中俄在彼此的對外政策中互為優先方向的實際表現。
過去四年,習近平與普京共見面20次,平均下來每兩個半月見一次,普京無疑是與習近平交往最為頻繁的外國領導人。而俄羅斯也是習近平出訪次數最多的國家,4年內5次出訪。
2014年2月6日,中國春節還未結束,習近平就趕赴索契出席冬奧會開幕式。事后,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記者采訪時,習近平回應道:“中俄是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我和普京總統是老朋友了。按照中國人的傳統,鄰居和朋友家里辦喜事,當然要來賀喜,同俄羅斯人民共襄盛舉。”
2015年5月9日,習近平出現在紅場閱兵活動的現場,同俄羅斯人民一道慶祝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
在此次紅場閱兵式上,所有人都注意到,俄中領導人在閱兵期間多次通過翻譯進行交流。據《共青團真理報》報道稱,電視鏡頭9次展示了普京和習近平交談的場景?!度毡窘洕侣劇贩治稣J為,坐在普京總統身邊參加紅場閱兵式活動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成為“主角”而且兩人談笑風生的情景,給人留下了中俄關系蜜月的印象。
僅次于普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