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心理援助常見問題問答

經歷重大災難之后,傷痛的停留是正常的,更好的方式是與我們的朋友和家人一同去分擔痛苦。
因為自己有了某些心理反應(比如失眠、噩夢、強烈的驚恐和悲傷)而誤將其當作“病態”,從而刻意地去試圖壓抑,反而對自己沒有好處。

1、人在突然遇到巨大地震等災害事件時,通常會出現什么樣的身心應激(PTSD,包括情緒、行為等)反應?這種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首先,我們需要區別一下
PTSD(創傷后應激障礙)和正常的應激反應?,F在心理學知識比較普及,很多人心理安全意識很強,于是就會有一種擔心,把很多正常的應激反應認為是PTSD、“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礙”的前兆,對此高度緊張,實際這是不必要的。

災害事件結束之后,正常的應激反應包括:

情緒上:恐懼擔心(害怕地震再次來臨,或者有其它不幸的事降臨在自己或家人身上)、迷茫無助(不知道將來該怎么辦,覺得世界末日即將到來)、悲傷(為親人或其他人的死傷感到悲痛難過)、內疚(感到自己做錯了什么,因為自己比別人幸運而感到罪惡)、憤怒(覺得上天對我不公平,覺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照顧)、失望和思念(不斷地期待奇跡出現,卻一次次地失望),等等。

行為上:腦海里重復地閃現災難發生時的畫面、聲音、氣味;反復想到逝去的親人,心里覺得很空虛,無法想別的事;失眠,噩夢,易驚醒;沒有安全感,對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神經過敏”,等等。

需要再次強調,以上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

大部分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漸漸減弱,一般在一個月以后,我們就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像哀傷、思念這樣的情緒可能會持續得更久,伴隨我們幾個月甚至幾年,但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多影響。我們要學會帶著我們的哀傷繼續生活。

對于少數人,問題可能持續存在,如果出現第10題中列舉的問題,而且持續時間長,嚴重影響了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則需要注意尋求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的幫助,看其是否罹患PTSD(創傷后應激障礙)和/或其他心理障礙。

2、在遇到災難事件時,鎮定和冷靜是能做到的嗎?如果保持鎮定和冷靜,會有什么樣的作用?

經歷重大災難之后,出現恐懼、擔心、悲傷、憤怒等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大多數人并不能在第一時間保持絕對的“鎮定和冷靜”。因此,不應當刻板地要求別人和自己保持鎮定和冷靜。


當然,若能在情緒反應出現之后,調整心態,恢復鎮定和冷靜,則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它可以幫助人們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分析。

3、對于災難中的幸存者、死難者家屬以及救援人員,當面對和處理自己的這些心理反應時,如何處理是不合適的?

不合適的處理包括:

1)“我得想辦法,讓自己別再這樣下去。”——過于擔心。因為自己有了某些心理反應(比如失眠、噩夢、強烈的驚恐和悲傷)而誤將其當作“病態”,從而刻意地去試圖壓抑,反而對自己沒有好處;

2)“我沒事,我挺好的。&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