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片真的越來越差了嗎
為什么香港電影越來越退步,越來越糟糕,越來越不好看?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李舒凝
在馬家輝看來,香港電影產業萎縮未必是壞事。反倒是有些在內地大賣的香港導演作品,才“真的硬生生把華語片水平往后拉了三四十年”。
我在臺灣也好,在內地演講也好,都有年輕朋友跟我提到港產片的問題。他們通常這樣問我,馬先生,為什么香港電影越來越退步,越來越糟糕,越來越不好看?
大家所聽到的香港電影的壞消息,我沒辦法否定,因為都是真的。比方說制作減少,1993年是234部電影,到了2015年降到56部,這56部還包括了香港跟內地的合拍片,整個規??s小了。
還有票房,1992年,大概有12.4億港元的總票房;到2007年是2.2億。2015年稍稍回升,3.84億港元,大家好像不太愿意掏錢去看港產片了。
還有一個壞消息,戲院的座位減少了,這是雞和蛋的問題,好像是因為沒有觀眾,戲院減少了;但是戲院減少了,不方便看電影,就更不愿意去看。1993年香港有19間電影院,一共提供了二十二萬兩千多個座位;到了2015年,電影院多了,可是規??s小了,都是小型的、袖珍的、迷你的電影院,有47間,可是總座位只有37800個。
我們還看到,香港電影跟外來電影的比較。1992年外片票房占20%,到2015年外國進口片占80%,甚至連印度引進片都比香港片賣座。以前的港產片除了在香港放映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