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健康云:打通關節,撬動醫療創新
醫療,一個最容不得馬虎的行業;手機網絡,離每個人最近的信息來源。當這樣兩個元素碰撞在一起,在最嚴肅的行業用上最重的杠桿,讓最無助的人體會到信息化的福利。就是今年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年度創新案例——平安健康云。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手機、網絡掛號、支付已經越來越普遍,但是看病之后的報銷環節,仍舊讓人頭疼。
作為平安集團旗下的醫療健康“生力軍”平安健康云,讓手機上完成掛號、看病、支付、報銷整個流程成為可能。
“最嚴肅的行業需要最重的杠桿。”在平安醫保公司副總經理倪劍文的眼里,平安健康云的“一站式支付”的概念,從打通醫院開始,打通了商業保險公司、醫保體系,完成了“支付+報銷”兩個動作。
平安健康云一經推出即受到廣泛的關注,目前已聯手上海市衛計委推出新商保平臺,并陸續與遼寧省等省級衛計委開展合作,共同打造國內醫療健康生態圈。
平安醫保公司副總經理倪劍文
“一站式支付”打通各個關節
目前國內平均每年診療人數已接近70億人次,平均每個中國人每年看病5次以上?;鶎拥脑\療量在上升,其中大醫院上升得更快,一個醫生一天要看幾十個患者。這種情況不能得到扭轉,就難以解決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看病難題。倪劍文表示,在醫療的場景下,每個人都會體驗到如此嚴肅的服務,除了最常見的前期的“就診慢”,中期的“排隊長、支付方式單一”,以及后期的“理賠煩”都是困擾大家的難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并不是一朝一夕。
傳統醫院的管理模式正積極發生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移動互聯網的便利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手機預約掛號、手機實時支付醫藥費逐漸成為主流,第三方支付工具已大量覆蓋國內醫院,但平安健康云“一站式支付”并不等于第三方醫療支付。
平安醫保公司副總經理倪劍文表示,醫療場景下的報銷,包含“醫保報銷”和“商保報銷”,而這才是醫療場景下最難攻克的難關。只有解決了報銷的問題,配合現有的支付功能,才能說是真正完成了醫療場景下的支付問題。社保結算始終是線上支付的難題,支付寶、微信等線上支付手段目前仍無法完全保證社保資金的定點流向。而平安健康云提出的“一站式支付”完成了“支付+報銷”兩個動作,打通醫院、商業保險公司、醫保體系后,讓醫保、商業保險、自費三合一后完成用戶的一站式支付的終極目的,同時還解決了異地結算的復雜性,真正推動互聯網醫療的發展而做的簡化流程。
右一:南方周末年度盛典頒獎嘉賓: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胡左浩教授
右二:平安健康云公關負責人:汪凱
隨身病歷助力全民健康
如何在看病的時候讓醫生最快速的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如果有一份不會丟失的電子病歷,在就醫時可以把詳細的歷史病情提供給醫生。就可以幫助醫生快速做出正確的判斷,最大限度的減少重復檢查和漏診、誤診的情況發生。平安健康云的隨身病歷就是這樣一款產品。
據平安醫保公司副總經理倪劍文,該產品依托了平安集團在云平臺、大數據以及信息安全領域的領先優勢,通過與試點城市和試點醫療機構合作,讓用戶能夠隨時獲取并有效管理自己的電子病歷健康檔案;此外,結合互聯網、金融級信息安全以及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在保障用戶隱私安全的前提下,電子病歷智能移動醫療終端將逐步實現電子病歷在醫療機構和學科間的互聯互通,促進臨床學科研究的發展,提高臨床管理和臨床決策的能力,進而提高用戶的就醫效率和“未病先防”的能力,助力“全民健康”的實現。
截止12月份,平安健康云通過與平安集團旗下“健康險、壽險、產險、養老險”四大保險公司合作,已經完成與全國1500家醫院簽署合作協議,已經與其中200家醫院進入系統對接階段。但倪劍文同時表示,中國目前有27000家醫院,“我們只完成了5%,我們剛剛上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