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匠人企業的平常心

12月19日,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經由南方周末研究院及專家評審團的審核,以及網絡上的公眾投票,碧桂園集團榮譽當選“年度責任貢獻”企業。從馬來西亞森林城市的綠色實踐,到一以貫之的教育及扶貧項目,碧桂園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贏得了公眾的認可。

森林城市,智慧生活

一座屬于未來的城市正在馬來西亞拔地而起。它被福布斯集團主席史蒂芬·福布斯稱為一個“激動人心”的項目,更曾年內兩次接待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這個城市就是碧桂園正在馬來西亞建造的“森林城市”。

今年以來,森林城市獲得聯合國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關聯會議頒發的“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亞太房地產領袖高峰會頒發的“最佳未來超級城市”金獎等諸多榮譽。

森林城市實景圖

“森林城市項目在大規模開發中考慮了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有潛力成為一座21世紀的綠色智慧之城。”納吉布說。

助學助教,授人以漁

企業發展的同時,碧桂園一直沒有忘記企業的社會責任。

1997年,只有幾百萬家當的楊國強就匿名創立了以母親名字命名的“仲明助學金”,并委托羊城晚報代為管理發放。他每年拿出100萬元注入助學金,2006年起每年增加到200萬元。這份獎學金迄今已經了9000多名學子。受助學子需簽訂一份《道義契約》,承諾有能力時返還助學金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貧窮不一定是壞事,重要是如何發奮圖強,人生應該擁有怎樣的精彩。”楊國強寄語受助的學子,“我期待同學們有精彩的地方,要奮斗,不要做違法的事,要對人好,對社會好。”

楊國強十分看重教育。仲明助學金之外,他還建立了免費入學的國華紀念中學,每年投入4000萬元來幫助在輟學邊緣徘徊的學生。2014年9月,由碧桂園出資創辦的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開學,開創校企結合辦學模式,結合碧桂園的企業經驗和學院的專業知識,培養實干的技術人才。學生除了被免除一切費用之外,還能獲得生活補貼。目前,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已經招收了1026名貧困學子。

國華紀念中學畢業的學生

2015年,楊國強和女兒楊惠妍捐資1億元,在中山大學設立了“中山大學惠妍人才基金”,用于聘請高層次人才來中山大學任教及團隊建設,支持中山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同時也是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計劃。

精準扶貧,不忘初心

多年來,碧桂園也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他們出資在廣東建成14個新農村,共建設新房585戶。2015年,在完成硬件設施和落實“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基礎上,在14條新村徹底排查,每家每戶建檔立卡,對仍未脫貧的青少年進行勵志助學,對需要幫扶的家庭或個人定制獨特的幫扶方式,精準到戶、責任到人,進行“滴灌式”扶貧,徹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最近,碧桂園又把他們多年的產業扶貧經驗帶到了八桂大地,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成立了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這個項目將引導、扶持片區有種植意愿、有發展條件的貧困戶,采取“市場主導、貧困戶主體、企業參與、政府幫扶、金融支持”的運作方式,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農戶”的模式,發展苗木花卉種植,拓寬農戶增收渠道,打造苗木花卉產業扶貧示范基地。

碧桂園的扶貧專員們也秉承了“以工匠精神踐行社會責任”。他們定下了5年駐村的長遠規劃,餐餐在村里吃、夜夜在村里住,贏取了村民的信任也摸清了當地扶貧攻堅難點的信息。

碧桂園人在扶貧公益事業上迄今已投入26億元,用于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救災賑災等方面,創辦免費學校、開展技能培訓、建設新村、發展產業,已有超過4萬人得到直接幫扶。楊國強和他的女兒楊惠妍個人也累計向社會捐款13億元。

水頭鎮村民在接受育嬰師培訓。

去年,楊國強因教育扶貧工作的貢獻,受到了習近平主席的會見。今年10月,在首屆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上,他又獲得了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頒發的“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平常事,平常心,盡公民責任。”面對贊譽,楊國強顯得很淡然。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