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刊】藍天白云何時才能成為常態?

大氣污染來源復雜,治理不可能速成。

責任編輯:何海寧

(農健/圖)

我大膽預測一下:假如一系列問題能夠解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載明的2023年“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值得期待。——南瓜回答

從2013年9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氣十條”)宣布“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的目標以來,有關部門與地區不可謂不努力,成效有目共睹——74個考核城市PM2.5年均濃度逐年下降,優良天數逐年上升。在GDP繼續增長、產業結構依然偏重的大背景下,這是來之不易的成績。但是,今冬以來華北等地區大范圍連續重霾不免讓人有些沮喪與疑惑:藍天白云何時才能成常態?

大氣污染來源復雜,治理不可能速成。為達成清潔空氣目標,英美等西方國家1950年代以后為之奮斗了三十多年之久。但當代中國與彼時之英美,情勢大為不同,認知水平、科技支撐、管理能力、財力保障等已大幅提高,應可在更短時間內取得成功。30年太久,何不只爭朝夕?從控制各項大氣污染源的角度檢視近幾年來的治霾實踐,可以發現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控制煤煙污染重治輕煤,重城輕鄉。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必須立足這一國情,在努力提高新能源占比的同時,盡最大可能降低燃煤的污染物含量及其燃燒時的污染物排放量。近幾年來主要采取了促進煤電廠等用煤大戶深度治理、城市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