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將更依賴手機,而這是好事
手機,讓中國人真正走出短缺陰影
鄧小平——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入世——?
如果讓你選一個詞,來繼續這個詞語接龍游戲,用來描述引領中國體系性、堪稱革命性變化的歷史進程,你會選哪個詞?
填空時,請務必仔細斟酌!這個詞是要和作為新中國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讓中國擺脫1970年代時瀕臨全面崩潰邊緣的重大決策“改革”、助力中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的“入世”……并駕齊驅的。
(就當我已經等了你一天了)
在此,我們給出的選擇是——“手機”。
聽到這個選擇,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是驚嘆、理解、憤怒、不服、譏笑,還是輕蔑,或者不置可否、莫名其妙……
現在,讓我們試著來回答一下,為什么不可以是“手機”呢?
手機,讓中國人真正走出短缺陰影
“倉廩實而知禮節”,這是兩千多年前管子的話。我們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可算“倉廩實”吧。
但倉廩實到知禮節仍有幾道檻,反正馬斯洛是畫了一個“五階梯”來讓人爬的。發展經濟學的經驗證明,從倉廩實到知禮節是轉型國家最難跨越的一個檻。原因在于,現代人的欲求遠不止于吃飽吃好,太多樣了;而現實又太復雜,“實”總會緩不濟急。
舉三個例子:一是全球糧食產量讓所有人吃飽綽綽有余,但每年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