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于ISIS的西方“圣戰者”
為“宗教義務”而獻身。在招募成員時,利用宗教問題來激發人們的極端主義思想的做法,一直都是ISIS傳遞其意識形態的慣用手段。
責任編輯:宇軍 實習生 吳余勁
加拿大人安德烈·波林的影像被用在2014年的ISIS招募視頻中,然而,這個在敘利亞的“圣戰者”已經于2013年身亡,年僅24歲。
(本文首發于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
南方名記 姚憶江工作室 出品
為“宗教義務”而獻身。在招募成員時,利用宗教問題來激發人們的極端主義思想的做法,一直都是ISIS傳遞其意識形態的慣用手段。
“ISIS的可怕不在于它的作戰能力有多強,而是在于它的宣傳。最近在美國連續發生的多起恐怖事件,都不是ISIS本身策劃的,但兇手卻更愿意聲稱自己是ISIS的一員。這就是ISIS‘精神’的可怕之處。”
2017年1月1日凌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雷納夜總會,人們在歡笑與熱舞中慶祝元旦的到來。此時,兩個身著紅色圣誕老人服裝的槍手沖了進來,在AK47的掃射之下,樂園變成驚聲尖叫的地獄。35人死亡,40人受傷。
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天里,美國奧蘭多夜總會槍擊案、德國柏林圣誕夜市襲擊……一匹匹紅了眼的“獨狼”,頻繁地發起恐怖襲擊。
這些襲擊者中,大部分是沒與ISIS等中東恐怖組織有過直接聯系,甚至是沒有到過中東地區的本地人。這些人都是西方國家的年輕公民,在西方發達的物質條件和成熟價值體系的涵養之下,卻成為了反西方的恐怖分子。
這群西方國家的年輕人,成為了恐怖主義研究中的新焦點。
披上宗教的外衣
2014年,一個名叫安德烈·波林的加拿大年輕人,以恐怖極端組織ISIS“圣戰者”阿布·穆斯林的身份,出現在ISIS招募視頻中。
陽光斑駁,這個白人青年坐在敘利亞枝繁葉茂的樹叢下,頭上圍著一條白色的頭巾,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副茶色半框眼鏡,看著斯斯文文。
波林在視頻中身穿迷彩軍服,扛著槍,他的英語夾雜著加拿大口音,“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所有的圣戰者都是普通人。”
他的身后,有一面黑底白字的旗幟在飄揚。
在加拿大,波林描述的生活與常人無異:身邊有許多親朋好友,擁有月收入逾2000美元的街道管理員工作,工作之余會參加釣魚、冰球等娛樂活動……
其實,波林在視頻中的述說已經是他的遺言。視頻播出時,這個在敘利亞的“圣戰者”已經于2013年身亡,年僅24歲。
加拿大政府很快委派了檢察官到其家鄉進行調查——波林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蒂明斯,這是一座恬靜的小城。
揭露出來的波林,似乎與ISIS招募視頻中的他相去甚遠。
在20歲左右,波林留過一次案底。當時他被發現在網上搜索大量恐怖主義信息,并自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