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天路”
不僅僅是物質,知識也經由這條快遞“天路”來到扎西宗,連接了這里和世界。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2016年12月10日,日喀則市區,老楊在物流點將1000本來自各地的圖書裝上自己的貨車。
(本文首發于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
凌晨四點,離天亮還早,日喀則街頭,52歲的陜西人老楊已經早早起來,坐在了心愛的卡車的駕駛室。車輛啟動,車燈刺破暗夜,帶著裝滿的貨物和快遞,星空之下,向扎西宗鄉進發。
這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區域。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在喜馬拉雅連綿不絕的群峰之間,老楊的貨車一路逶迤,路上至少要翻越5248米的嘉措拉山口和海拔5198米的加吾拉山口。西藏的冬天,天亮之前,是氣溫最低的時候,有零下10℃。而且,比起夏秋,冬天空氣中的含氧量更低。干燥的氣候下,外地人早上洗臉時,鼻子里都是血塊。
車子開過拉孜縣后,到達定日縣。“定日”在藏語中意思是“定聲小山”。傳說有一位喇嘛擲石,落在該地,后來山上修廟,即取名定日寺,后沿用“定日”為縣名。2015年7月20日,總投資4.2億元、全長96公里、連接定日縣曲當鄉和扎西宗鄉的曲宗公路正式通車,大大改善了當地的交通——通車之前,這里全是泥土路,顛簸和揚塵讓人異常難受,遇到雨雪天,坑坑洼洼,加上上山下山一百八十多道彎,十分危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