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曉蕓: “90后”公益人是帶刺光環

中國的現代公益剛剛起步,新生代“90后”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踐行其中,路徑多元,面貌多樣。他們銳利而高調,盡管不時受挫碰壁,但一直朝著未知的愿景,勇往前行。

責任編輯:呂宗恕

談曉蕓(受訪者提供/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談曉蕓:摘掉帶刺光環 ——“90后”公益踐行者》)

中國的現代公益剛剛起步,新生代“90后”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踐行其中,路徑多元,面貌多樣。他們銳利而高調,盡管不時受挫碰壁,但一直朝著未知的愿景,勇往前行。

談曉蕓16歲因公益成名,25歲撰文演講《成長不能超越過程》。作為新一代“90后”,她會怎樣在公益路上碰壁成長?

她的導師、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說,成長于改革開放后的“90后”多為獨生子女,生活優渥,他們做公益更多地出于一種使命感。

這似乎是一個在互聯網上讓人一覽無余的“90后”公益人。

談曉蕓在社交媒體上詳細記錄自己的生活,事無巨細。她愛踢球,一身汗水混跡于男生足球隊,充當前鋒,配文是“感謝弟兄們助攻,今天進了2球”;能毛筆寫字,不時能看到她手抄佛經,或是狂野草書;也是典型的夜貓,夜半12點還發文說正在加班,不亦樂乎。

更引人注意的則是這段話:16歲創辦公益組織,五年內發展近三萬名會員;18歲,創辦自己的第一家廣告公司;20歲,在上海成立自己的工作室;21歲,從上海電影藝術學院退學,轉讀華東政法大學法律本科(自考);22歲,拜師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教授;現在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擔任部門總監。

被抨擊的大佬

投身公益,她曾經很高調。

2014年全國兩會結束后的第二天,談曉蕓在北京一家酒店會議廳內召開新聞發布會,全名“90后獨立公益人談曉蕓個人發布會”。面對數十家媒體,她批判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