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杠上中情局

美國媒體5日報道,當選總統特朗普正與高級顧問一起研究重組中情局,裁減其位于弗吉尼亞總部的人員。據稱,特朗普團隊認為美國情報界正變得徹底政治化,急需瘦身。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還未就職,與中情局的矛盾卻已是白熱化了。美國媒體5日報道,當選總統特朗普正與高級顧問一起研究重組中情局,裁減其位于弗吉尼亞總部的人員。據稱,特朗普團隊認為美國情報界正變得徹底政治化,急需瘦身。

早在該消息傳出前,特朗普對中情局的不滿已在華盛頓被吵得沸沸揚揚。以中情局為代表的美國情報界一口咬定,俄羅斯黑客百分之百干擾了美國大選,但特朗普陣營對此卻始終不買賬。特朗普團隊還為此發布聲明挖苦說:“同一批人那時還說過薩達姆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呢。”似乎是為了充分表露自己心中的不滿,特朗普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將放棄聽取“總統每日簡報”的慣例。他說:“我是一個聰明人。我不需要每天被告知同樣的事情。如果事情發生變化了,再來告訴我吧。”

前中情局局長、特朗普團隊顧問詹姆斯·伍爾西6日宣布將不再為特朗普提供咨詢,兩人此前在俄羅斯黑客是否干擾了美國大選一事上意見有所不一。(CNN報道截屏/圖)

提到美國中情局,大家都不陌生。作為美國的核心情報機構、執行美國全球戰略的馬前卒,中情局從成立至今,就與各種丑聞、幕后交易、海外干涉和顛覆行為有扯不清的關系。中情局的一大重要任務就是向白宮提供書面報告,如“總統每日簡報”和“世界情報評論”,為總統決策提供參考。聽取中情局的簡報,也是1960年以來美國總統的一個傳統。

從過去幾十年歷史看,特朗普時下與中情局的糾葛,不過是白宮與蘭利(中情局總部所在地)“恩怨情仇錄”的最新一集。一直以來,美國總統與中情局的關系,可謂“愛恨交織”,既用又防。

情報活動在美國有久遠的歷史,早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就存在情報機構和情報活動了。但是,因為美國地處兩大洋之間的地理優勢,再加上19世紀和20世紀初,美國在國際事務上不乏一種理想主義氣質,所以美國當時并沒有像歐洲國家那樣建立一個強大統一的情報機構,只是在陸軍、海軍等軍種設立了一些分散、弱小的情報部門。

二戰爆發,尤其是珍珠港事件,深深刺痛了美國人的心。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 羅斯福根據英國的請求以及戰況的需要,于1942年組建了戰略情報局,也就是中情局的前身。然而,二戰一結束,對情報工作一無所知、甚至頗感厭惡的杜魯門,在1945年9月就解散了戰略情報局,將其職能移交給多個部門。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尤其是冷戰初露端倪,杜魯門越來越感覺無力處理眾多情報部門送來的紛繁復雜、差別甚大的分析報道,逐步意識到美國需要一個統一的情報組織。最終,杜魯門于1947年簽署《國家安全法》,設立中央情報局,授權中央情報局負責協調國家情報活動和搜集、評估和匯報影響國家安全的情報。

1948年9月杜魯門主持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杜魯門逐漸認識到,美國需要一個統一的情報機構。(CIA官網/圖)

從成立之初,中情局就讓總統很不放心。杜魯門盡管重視中情局,但也一直為中情局的角色惴惴不安,尤其是中情局越來越多地卷入海外滲透和顛覆性活動。比如1948年意大利選舉,中情局認為意大利共產黨可能獲勝,于是向反對派提供資金,并采取輿論戰,最終扭轉了選舉結果。已經卸任總統職位的杜魯門1963年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說出了心中的憂慮:“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我認為中情局違背了其初衷,并為此感到不安。設立中情局時,我從未想過它會在和平時期亦從事如此不光彩的行為……現在的中情局已經成為在海外秘密執行邪惡行動的代表……”

中情局標志。(Emaze網站/圖)

在美國國內政治中,中情局也涉足很深,最典型的無疑是水門事件。水門事件是導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下臺的直接原因。但是,事件更深的玄機在于,整起事件中,中情局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以至于事后有人評價,把尼克松拉下水的幕后主角正是中情局。

根據后來多位歷史當事人所寫的回憶錄,在水門事件發生前,尼克松對中情局的辦事效率,以及其分布全球的情報站點的揮霍無度、在情報研判上的偏頗已經深為不滿,正欲在連任后對中情局展開整頓。但是,水門事件的發生,讓尼克松無暇他顧,直到最后不得不黯然辭職。在這一事件中,中情局到底起了多少作用,美國各界猜測頗多。其中有一個細節廣受關注,尼克松辦公室談話的錄音帶有18分鐘的空白。這18分鐘被誰抹去了?內容是什么?有人提出,這里面隱藏著中情局的更多秘密。

尼克松對中情局比較冷淡。對時任中情局局長理查德·赫爾姆斯而言,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正式會議是其向總統匯報的唯一常規途徑,基辛格甚至一度通知赫爾姆斯,做完情報匯報就應離開會議。(CIA官網/圖)

進入21世紀以來,中情局的“國際形象”進一步惡化。這和美國大打反恐戰爭有很大關系。

2004年6月, 美國時任總統小布什宣布了一則消息:中情局局長特尼特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因為事先沒有任何預兆,這個消息著實讓人驚了一把。從1947年中情局組建至今,69年歷史上有20人擔任過中情局局長,平均每3年多就要更換一次。但是特尼特在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7年,僅次于在1953年至1961年出任中情局局長的艾倫 杜勒斯。

特尼特還是首位服務過兩任總統的中情局局長。1997年,克林頓提名特尼特當中情局局長時,很多人認為他干不了多久。然而,小布什2001年就任總統后,特尼特卻被破天荒般地留任了。有分析人士指出,老布什在上世紀70年代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時,就對特尼特非常賞識。特尼特能夠服務兩任總統,正是得益于他和布什家族的關系。

老布什在上世紀70年代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其間美國遭遇的危機不斷。(WhoWhatWhy網站/圖)

縱使這樣,特尼特依然無法擺脫總統“替罪羊”的角色。“9 11”事件的爆發,讓特尼特和他領導的中情局備受指責。特尼特非常希望能在自己的任期內抓住“基地”組織頭目本 拉登,但事實證明,實現這一目標困難重重。隨后,中情局又深陷“特工門”與“虐俘門”。此外,特尼特曾經說過,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板上釘釘”的。這些無疑都成為了小布什競選連任的“絆腳石”。前中情局局長、退役將軍斯坦斯菲爾德·特納說,從華盛頓的游戲規則來看,特尼特顯然是布什的“替罪羔羊”。2007年,特尼特出版了回憶錄《風暴中心》為自己叫屈。他努力撇清自己的罪責,還批評說,時任副總統切尼等高官沒有經過“認真討論”就倉促地把美國推向了戰爭。

特尼特(中)與布什、切尼在一起。(《紐約時報》網站/圖)

特朗普試圖改組中情局消息傳出后一天,美國情報界展開了“反攻”——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美國的最大牌“間諜”們悉數到場,痛斥特朗普對情報界的蔑視。未來四年,白宮與蘭利的關系,更加跌宕起伏的情節,恐怕還在后面。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痛斥特朗普對情報界的蔑視。(VOX新聞網/圖)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網絡編輯:柯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