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背叛比特幣
有人套利,有人逃離。以終結“龐氏騙局式的”紙幣發行體系為己任的比特幣,已演化成一種因投機盛行而極度不穩定的投資品,并成為某些“龐氏騙局”的載體。
責任編輯:馮禹丁
2017年的第一周,比特幣度過了8周歲生日,也經歷了一輪“過山車式”的暴漲暴跌。
一年內上漲160%,達到歷史新高,然后在兩天中暴跌30%,中國人再次在比特幣行業復制了2015年的A股“過山車式”的股災行情。
有人套利,有人逃離。以終結“龐氏騙局式的”紙幣發行體系為己任的比特幣,已演化成一種因投機盛行而極度不穩定的投資品,并成為某些“龐氏騙局”的載體。
2017年的第一周,比特幣度過它的8周歲生日,也經歷了一輪“過山車式”的暴漲暴跌。
北京時間2017年1月2日凌晨,比特幣價格突破1000美元,1月5日觸及歷史最高點1249美元(人民幣8895元),然后在1月6日開始“閃崩”,一路暴跌30%,最低跌至805美元(人民幣5555元)。至1月11日發稿時,其仍在900美元左右徘徊。
如果把比特幣看作一場去中心化的貨幣試驗,比特幣生態正陷入一個加速去中心化的漩渦:短期套利者成為其交易的主力,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的應用場景似乎到了盡頭,只剩下作為投機/投資品的屬性,在創始者看來,這是對比特幣精神的異化與背叛。
與此同時,山寨幣、競爭幣、傳統金融機構開始投資區塊鏈,正在消解比特幣的技術中心地位。
比特幣異化
過去的半年中,人民幣交易占全球比特幣交易量的98%。
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導致英鎊匯率大跌,印度宣布廢除500元和1000元紙幣,委內瑞拉宣布廢除100元紙幣,美元加息致使其他貨幣兌美元匯率走弱。主權貨幣“靠不住”,按照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的想法,這應該是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的最佳場景。
8年前,出于對紙幣發行體系的不信任,這位神秘的日裔美國人提出并創造了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比特幣”,試圖規避“央行—紙幣”這一現代金融體系的內在不穩定性。追隨著這一去中心化的“比特幣精神”,全球無數技術天才和金融精英們為這一虛擬貨幣添磚加瓦。
然而造化弄人,誰也沒料到比特幣如今會演化成一種因投機盛行而極度不穩定的投資品,并成為某些“龐氏騙局”的載體,被忽略的是它的支付、價值尺度、儲值等貨幣屬性。
“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價格一會兒跌一會兒漲,避什么險?”2017年1月6日,幣行(OKCoin)創始人兼CEO徐明星反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