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于“微斗爭時代”

2016年“局外人”特朗普的上臺,各種“黑天鵝”事件頻頻發生。但中國不是被動地應對多邊體系變化,我們是主動者。

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16年10月7日,烏克蘭政府軍民間武裝的士兵和重型裝備開始撤離位于東部頓巴斯地區前線。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烏克蘭、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俄羅斯)5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結束例行會談,烏克蘭沖突雙方就落實撤軍協議具體細則達成諒解。(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月12日《南方周末》)

指導單位:廣東省國防教育辦公室

南方名記 姚憶江工作室出品

主創:南方周末 姚憶江

作為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美關系的發展始終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在過去的十年里,中美雙方在貿易、教育和戰略安全等方面保持著深入、密切的溝通,這對雙方加深彼此了解、增進互信和管控分歧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必須注意到,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為中美關系的未來增加了不確定因素。面對未來中美關系和國家安全領域將會出現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有必要集中軍地和學界的力量進行深入探討,爭取進一步打開中美關系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從本期開始,南方名記“姚憶江工作室”將推出《防務解碼之:中美關系專家談》系列報道,請專家從多個角度探討中美兩國安全關系的微妙博弈。

2016年“局外人”特朗普的上臺,各種“黑天鵝”事件頻頻發生。但中國不是被動地應對多邊體系變化,我們是主動者。

站在2017年的歲首,不禁會有一種身處大歷史轉折時代的感覺, 2016年是意外不斷的一年,也是一個帶有新特點的“微斗爭時代”。

我提出“微斗爭時代”的概念,是基于過去100年的經驗。在過去100年中,世界經歷了“大斗爭時代”和“小斗爭時代”。劃分這些時代的依據主要是斗爭的形態,這和時代主題是不一樣的。

今天的斗爭環境不像冷戰時期那樣嚴酷,但人們必須意識到:身處全維斗爭之中,海、空、陸地邊境上各國軍人間的“偶遇示強”,武器出口、跨國軍演,乃至新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