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現:光閃爍刺激能減輕阿爾茨海默氏癥

科學家發現用特定頻率的光閃爍對患阿爾茨海默氏癥的小鼠進行視覺刺激,小鼠的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相關癥狀會大大減輕。

責任編輯:朱力遠

和健康人大腦(上)中神經元的γ“合唱”相比,阿爾茨海默氏癥病人(下)的γ“合唱”的“節奏”被打亂了。(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月12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光照的奇跡》)

科學家發現用特定頻率的光閃爍對患阿爾茨海默氏癥的小鼠進行視覺刺激,小鼠的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相關癥狀會大大減輕。這種簡單并且非侵入性的方法有望在未來被用于預防和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

全球目前大約有4400萬人患阿爾茨海默氏癥(俗稱老年癡呆癥),2016年這種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6050億美元,占2016年全球GDP的1%。這是一種在老年人中出現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到疾病晚期病人會出現癡呆、記憶力嚴重受損、肢體僵硬等癥狀,并在身體機能逐漸喪失后死亡。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種治療方法被證明對這種疾病是有效的,科學家甚至對這種疾病具體的致病原因是什么都還沒有達成一致。

最近《自然》(Nature)雜志發表了一篇令人振奮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以小鼠作為研究對象,發現了一種未來可能被用于治療人阿爾茨海默氏癥的方法。之所以說這項研究異常的令人振奮,并不僅僅是因為這種方法對患阿爾茨海默氏癥的小鼠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畢竟在此之前有太多在鼠上有效的方法和藥物被證明在人上效果欠佳),更大程度上是因為這種方法的新穎性:科學家發現用特定頻率的光閃爍對患阿爾茨海默氏癥的小鼠進行視覺刺激,小鼠的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相關癥狀會大大減輕。這種簡單并且非侵入性的方法有望在未來被用于預防和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

致病“嫌犯”

雖然科學家們目前在阿爾茨海默氏癥的致病原因上尚未達成一致,但一種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這一疾病可能是一類叫做Aβ(β淀粉樣蛋白)的蛋白質在人的大腦中的異常沉積導致的。在人的大腦中,Aβ的來源是一種叫做APP(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淀粉樣前體蛋白)的蛋白質,目前的研究表明這種蛋白質可能在人的神經系統中擔負著多種重要的功能(比如在神經元細胞間建立起聯系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APP要行使其功能,細胞需要在APP被“生產”出來之后對其進行必要的“改造”,“改造”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一種是APP會被一些“剪刀”(酶)切割成為含幾十個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質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