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村上春樹的生日,關于文學獎,他自己是這么說的
“一旦得了那玩意兒,就得跑到斯德哥爾摩去,得身著正裝,還得發表演講。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值得費那么大的功夫嗎?”
責任編輯:劉悠翔
“村上春樹萬一獲不到諾獎,他一定不會自殺吧。因為村上向來比較淡然不易被外界所左右。不過我覺得他內心一定對諾獎有所期待吧。”桑島道夫說。
“一旦得了那玩意兒,就得跑到斯德哥爾摩去,得身著正裝,還得發表演講。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值得費那么大的功夫嗎?”村上春樹引用美國偵探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的話,村上在這篇文章中寫道:“但凡名字叫獎的,從奧斯卡金像獎到諾貝爾文學獎,除了評價基準被限定為數值的特殊獎項,價值的客觀佐證根本就不存在。”
2017年1月12日是村上春樹的68歲生日。“文學獎”是村上最常被問到的話題,以下是他本人目前最詳盡的一次回應。
這是不久前的事。某文藝雜志的卷末專欄寫到了芥川獎,其中有這么一段文字:“芥川獎這東西大概是相當有魔力的。因為有落選后會大吵大鬧的作家,所以其聲名益發響徹云霄。又因為有村上春樹這樣落選后對文壇避而遠之的作家,所以其權威性益發明顯。”這篇文章的作者叫“相馬悠悠”,想必是化名吧。
我的確在許久以前兩次入圍芥川獎,那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兩次都沒有獲獎,而且也確實一直在相對遠離文壇的地方做著自己的事。然而,我和文壇保持距離,并非是未曾獲得(或許該說未能獲得)芥川獎的緣故,而是因為我對涉足那種場所一無所知又了無興趣。在兩件本來毫不相干的事物之間(可謂是)隨意瞎找因果關系,未免叫我困惑。
我之所以居于距離文壇較遠之地,原因之一是一開始就沒打算“要當作家”。我作為一個普通人過著極其普通的生活,有一天陡然起意寫了部小說,而那部小說一下子就摘取了新人獎。所以文壇是怎么一回事,文學獎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幾乎絲毫不具備這類基礎知識。
而且那時我還有&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